小微治理,解決大問題。過去,早高峰上班經常路過一環路東二段的康先生,每當開車路過一環路與培華西路交叉口時,常常因為行人、非機動車的通行導致擁堵,近期,經過改造后的一環路與培華西路交叉口的擁堵基本沒有了。據成都城投集團一環路東二段與培華西路交叉口改造現場負責人李良駒介紹,經改造后,該路口增加了1條人行道,同時打開6米缺口,市民通行一環路兩側不用再擠一個缺口,路口擁堵自然得到很大改善。
20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后的路口基本實現與培華西路、猛追灣東街同寬,原本北側的一條人行道進行保留,南側此次新增一條人行道,兩條人行道間的綠化帶改為瀝青路面,同時增加了阻擋車輛通行的圓柱。
▲改造后的一環路與培華西路交叉口
李良駒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該交叉口原本為燈控行人過街路口,人行橫道線僅設置在道路的北側,南側無過街人行橫道線。由于高峰時段一環路兩側需要過街的行人、非機動車較多,原本僅有的一條人行道完全無法滿足通行需求。
“培華西路有小學、初中,同時附近還有菜市場,早上從猛追灣東街到培華西路的行人、非機動車特別多,一個紅綠燈的時間,行人、機動車并不能完全通過。”市民李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常常燈已經變成紅色了,但仍然有行人、非機動車還堵在路口處,一環路上的車輛也就堵起來了。
據李良駒介紹,經過前期調研發現,改造前該路口存在2個沖突點,北側與西側人行道壓力較大,對一環路方向由北向南的右轉車輛造成影響。為了分擔交叉口北側非機動車、行人通行壓力,提高通行效率,此次改造將路口完全打開。其中,一環路中間綠化帶打開6米缺口,恢復成路面結構,供非機動車通行;南側增設人行橫道線,兩側新增兩處人行信號燈,分擔北側人行橫道行人通行壓力。
“改造后路口變寬了,1個紅燈人都可以走過去,路口基本上不堵了。”李先生說,由于中間綠化帶位置設置了圓柱,即使紅綠燈沒能通過路口,行人、非機動車也能站在中間等候一下,不用再搶時間通行,更安全,也讓路口更順暢。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恒 實習生 趙悅 攝影報道
編輯 歐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