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濟南,有一位 90 后汽車銷售達人張增威,在汽車銷售領域混得風生水起,他的故事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勵志傳奇。
2016 年,張增威一頭扎進寶馬汽車銷售行業。初入職場,他憑借之前積累的老客戶資源,以及那股子真誠熱情的勁兒,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里慢慢站穩了腳跟。就像武俠小說里的大俠闖蕩江湖,憑借著自身的本事和品德,逐漸在江湖上有了一席之地。
2024 年,張增威的銷售成績那叫一個亮眼。這一年,他成功賣出 255 輛寶馬汽車,年收入高達 71 萬元。平均每月售出 21 輛,每天將近 0.7 輛,算下來每賣出一輛車大約能拿到 2784 元提成。雖然距離他設定的零售 300 臺目標還有段距離,年銷量沒能實現新突破,但他卻創造了新紀錄 —— 月交付量達到 43 臺,當月月薪高達 17 萬元。這就好比一場激烈的比賽,雖然沒達到最終目標,但在過程中還是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其實,這還不是他銷售生涯的巔峰。早在 2022 年,他年度收入就達到了 80 萬元,這收入水平和互聯網大廠的資深程序員工資不相上下。如今,張增威平均月薪穩定在 6 萬元左右,憑借多年努力,他已在濟南購置了兩套房產。對于今年收入,他預計能達到 50 - 60 萬元。
張增威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善于利用老客戶資源,這背后是他長期積累的人脈和良好口碑。老客戶愿意再次選擇他,推薦朋友找他買車,靠的就是他的真誠熱情服務。在這個快節奏時代,真誠服務就像一股清流,能讓客戶感受到不一樣的溫暖,從而建立起深厚的信任關系。
張增威的成功故事,或許會讓很多人好奇:他究竟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銷售行業持續保持高水準的?答案或許就藏在他那些看似平凡卻充滿智慧的日常細節里。
在濟南寶馬4S店的展廳里,經常能看到張增威拿著筆記本認真記錄客戶需求的身影。他有個獨特的習慣——為每位客戶建立專屬檔案,不僅記錄購車偏好,還會記下生日、家庭成員、興趣愛好等細節。當客戶生日時收到他手寫的祝福卡片,或是孩子升學時接到他推薦的學區房信息,這種超越交易的關懷總能讓客戶倍感溫暖。
"很多人以為銷售就是賣產品,其實我們賣的是解決方案。"張增威常對新同事這樣說。有次遇到一位猶豫不決的客戶,他花了整整兩周時間,幫對方對比了五款車型的油耗數據、保養成本甚至二手車殘值率。這份詳實的分析最終打動了客戶,后來這位客戶又陸續介紹了七個朋友找他買車。
在短視頻時代,張增威還練就了獨特的"鏡頭感"。他的抖音賬號不拍夸張的營銷段子,而是分享實用的汽車知識:雨季如何保養天窗?新能源車電池冬季如何保溫?這些專業內容讓他收獲了五萬多忠實粉絲,其中十分之一最終轉化為客戶。
更難得的是,他始終保持學習的狀態。每周雷打不動參加產品培訓,甚至自費報名了心理學課程。"讀懂人心比背參數更重要",這句話已經成為他的座右銘。去年寶馬推出新款電動車時,他率先考取了新能源技師認證,這讓他在講解技術細節時更具說服力。
如今,張增威開始培養自己的銷售團隊。他設計了一套"客戶體驗地圖",將購車流程細分為27個觸點,要求團隊在每個環節都創造驚喜。有實習生問他成功的終極秘訣,他笑著說:"把客戶的煩惱當成自己的煩惱來解決,你就永遠不會缺客戶。"
在這個被算法和流量裹挾的時代,張增威證明了專業素養與人性化服務始終是銷售行業的立身之本。當大多數人追求速成時,那些愿意深耕的人,終將在時間的長河里淘到真金。如果你也在為自己的事業努力奮斗,不妨從他身上汲取力量。你覺得在銷售行業,除了真誠和積累客戶資源,還有哪些因素能助力成功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我們相信,真實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更多資訊請關注:藝飛說!
#圖文打卡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