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花5000萬修個破院子,當地人鬧到了國務院,沒想到幾年后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在當時,5000萬可不是個小數目,幾乎相當于靈石縣半年的財政收入。對于普通民眾來說,這筆錢可以用來改善生活、修建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讓大家直接受益。而現在卻要拿去修一個破院子,怎么看都覺得不劃算,于是大家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一封封舉報信如雪片般飛往國務院,人們控訴著這位新縣長的“荒唐”決定,覺得他根本不考慮民眾的利益,只為了自己的政績大搞形象工程。
但耿彥波不為所動,他心里有著自己的考量。其實,這座所謂的“破院子”,乃是有著300年歷史的王家大院。耿彥波深知,靈石縣雖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過度依賴資源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從長遠來看,產業升級迫在眉睫。而王家大院作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巨大的旅游開發潛力,一旦開發成功,將成為推動靈石縣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耿彥波的堅持下,王家大院的修繕工作正式啟動。那幾年里,他常常出現在修繕現場,和工匠們交流,監督工程質量,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還四處奔波,邀請專家學者為王家大院的修復和開發出謀劃策,親自參與宣傳推廣,向外界介紹王家大院的歷史文化價值。
然而,在當時,很多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在2000年耿彥波調離靈石縣時,還有人給他送上花圈,表達心中的不滿。但耿彥波沒有過多地解釋和抱怨,只是帶著對這片土地的期望默默離開。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幾年后,王家大院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古樸典雅的建筑、精湛絕倫的木雕磚雕石雕,吸引了無數游客的目光。2002年,王家大院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隨后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旅游業蓬勃發展,不僅為靈石縣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還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繁榮。曾經貧窮的小縣城,因為這座大院變得熱鬧繁華,當地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的錢包鼓起來了,日子越過越紅火。
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耿縣長當初的決定是如此的具有前瞻性。他不是在耍“官威”,而是在為靈石縣的未來謀出路,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曾經那些誤解他的人,心中滿是愧疚,他們意識到自己當初是多么的短視。
后來,耿彥波又在多個崗位上為山西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大同任職期間,他又致力于大同的古城保護與建設,同樣面臨著諸多困難和質疑,但他依舊秉持著對歷史文化的敬畏之心和為人民謀福祉的信念,堅定不移地推進各項工作。
耿彥波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或許不是那個在任時讓所有人都拍手叫好的官員,但一定是那個為了地方長遠發展,敢于頂住壓力、堅持正確決策的好干部。他的故事也讓人們明白,有時候,一項決策的價值需要時間來沉淀,而那些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