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彥波一揮手,大同起飛了!”因為他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城市的命運。
提起耿彥波,有很多綽號,有市民稱他為“耿菩薩”嗎,也有人說他是“耿瘋子”。
他不是山西最大的官,卻堪稱山西最偉大的市長,執政期間,百姓對他的工作不買賬,上任就炸毀當地地標,卻在離任當天,萬民乞求他不要走……
從縣長到市長,15年來,耿彥波譽滿身、謗滿身。他每到一地旋即大拆大建的做法,以及疾風驟雨式的鐵腕作風,被人們稱為“耿瘋子”。
耿彥波出生在山西省和順縣,他從小勤奮好學,長大后成功考取了中央黨校,耿彥波的政治生涯由1976年8月開始,且多年在基層,從和順縣委通訊組干事,晉中地區團委干事,到晉中地委辦公室干事,辦公室副主任。
1995年3月,耿彥波以縣委副書記、縣長的身份走在晉中市靈石縣的街上,他一雙皮鞋滿是灰土,形象高瘦,膚色黝黑,面相斯文,說話輕柔內斂。
36歲的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投資五千萬修建王家大院,靈石人大怒,罵耿彥波是瘋子。因為當時靈石縣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一個億。
在耿彥波離開靈石之際,更是有偏激的百姓拿出花圈來送行,而如今的王家大院已經成為靈石縣一張新的名片,吸引了國內外無數游客,也帶動了靈石縣的經濟。
之后,耿彥波走馬上任榆次,“耿拆拆”繼續大刀闊斧地改革,將榆次區的地標建筑凌云大廈納入拆遷行列,一時間群眾的舉報信紛至沓來。
耿彥波頂住壓力,將凌云大廈拆除后改造榆次老城,修建常家莊園,成功帶動了榆次區的旅游行業。
2008年1月,耿彥波開始主政大同,開始其五年之余的“造城運動”,褒貶各異。
耿彥波造城從主政大同開始,時常出現在施工現場,要讓大同這個城市興奮起來,但隨之而來的拆遷矛盾,補償問題,資金問題一一出現。
作為大同市市長,耿彥波每天早上五六點,天才剛亮,就從家里出門了,不帶隨從,一個人步行來到工地,檢查工程質量。
他的早餐常常是在路邊攤買個燒餅,一邊走一邊吃;深夜一點,還有人看見他在工地上煮方便面填肚子。
無休止地檢查工作,讓他腳上穿的那雙皮鞋總是蒙著厚厚的塵土,一些市民說:“他那雙鞋可比我的臟多了。”
耿彥波很少在辦公室坐著,他的辦公地點通常在工地或者街道上,隨時開現場會,發現問題當場解決。
市長帶著各部門幾十號人馬走在街頭,已經成為大同的一道風景線,大同人說:“如今見到市長比見到局長容易。”
他很嚴厲,最厲害的時候甚至還動手,耿彥波能一把摸出沙子和水泥比例是否得當,如果質量不行,他會一把抓住對方的胸口,把水泥甩過去。
耿彥波為此多了許多綽號,有市民稱他為“活菩薩”,也有人說他是“耿瘋子”,而因為大規模拆遷和修建廟宇,他又被諷刺為“耿拆拆”“耿一指”“耿指倒”“耿廟”,爭議不絕。
但對于大同百姓而言,有一點毋庸置疑 —— 這般敢闖敢干的市長,在大同的歷史長河中實屬少見,街頭巷尾間,“史上最牛市長” 的評價更是不絕于耳,足見民眾對其魄力的認可。
耿彥波為了大同的發展,幾乎押上了自己的全部,包括健康。他對工作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對他人要求嚴格,對自己更是苛刻到極致。他常對身邊人說:
“我在和時間賽跑啊,古人講五十知天命,我今年 51 歲,能心無旁騖干事業的時間也就八九年了。”
工作人員曾算過,他每天睡眠不足 5 小時,帶病堅持工作是常態,甚至累到在現場暈倒。但他心里清楚,只要身體還撐得住,就一定要向極限發起沖刺,爭分奪秒地兌現對這座城市的承諾。
當地民眾也稱耿彥波為“耿黃牛”,2012年年底,大同古城將全面和合龍,在耿彥波的構想中,老城內所有現代建筑都將搬遷出去,以恢復傳統的城市格局。
“其實我的個性一點也不另類,我只是有一條,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只要是認定的事就義無反顧,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也要堅定不移地往下走。”
爭議,從來沒有讓耿彥波停下迅疾的步伐,在選擇面前,耿彥波也從來沒有猶豫過。這個以曾國藩為做官為人楷模、自認為骨子里是文人的“耿瘋子”,有著自己一套“另類”的為官哲學,他認為“當市長就要當最好的市長”。
2013年2月7日,山西省委任命耿彥波為太原市委副書記,緊跟著第二天,太原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為耿彥波為太原市副市長,代理太原市長。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不少大同人感到意外,緊接著,一場聲勢浩大的挽留請愿活動在大同爆發,請愿從2013年2月12日開始,持續近一周,其中不乏市民下跪,打橫幅,喊口號等舉動。
時隔一年半多,一位接近當地政府的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參加請愿的人大多都是出于自愿。
在云岡建國賓館外,聽到消息的上千名市民自發地送別耿彥波,并有不少市民用淚別的方式表達自己不舍的情緒,面對此情此景,這位一向堅強的市長失聲痛哭起來。
作別大同的耿彥波,2013年上任太原市市長,太原作為省會,作為中西部地區的重要城市,太原備受關注,從大同到太原是山西省委對耿彥波工作的認可,而他回太原后也燒起了“一把火”。
回到太原的第一大開刀就是清理城中村的頑疾,城中村一向是太原的頑疾,糾纏的利益導致城中村存在了若干年,而耿彥波回來后第一件事就是向疾開刀。
2013年,太原市將按照“政府主導,規劃引領,整村拆除,安置優先”的原則,繼續扎實推進城中村改造,凡列為整村拆除的村,一旦啟動拆遷,當年必須拆完。
太原堵車十多年的老大難,耿彥波兩年就解決了,過去從鼓樓到晉祠至少一個半小時,現在高架通達,就四十分鐘。”
這是太原出租車司機的感慨。但耿彥波為官幾十年,各種舉報從未間斷。他在主政一方時,做的那些民生工程,帶來了一大批民心。
2019年,58歲的耿彥波卸任太原市市長,退居二線,2024年66歲的他擔任“山西省名人聯合會代理會長”。
耿公,或許,每個士子心中都有一個兼濟天下的宏圖,是你讓大同的磚瓦在煙塵中重述千年風華,“一軸雙城”的藍圖是你寫給古都的情書,而你站在光陰的中軸線上,永遠是大同的脊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