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印度第15任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已經擔任印度總理11年之久。
也就是說,在印度獨立以來的16任總理之中,他擔任印度總理的時間僅次于印度開國總統尼赫魯及其女兒英迪拉甘地,時間第三長。
而且,莫迪仍然在任上,所以,他甚至有機會打破尼赫魯及其女兒的時長記錄。
但與此同時,這個以民族主義起家并長期擔任印度總理的印度領導人,也開始面臨越來越大的國內壓力。
莫迪自2013年上任以來,確實進行了一系列看著頗有破例的改革措施。比如,他廢除了存在了65年之久的計劃委員會,不惜頒布廢鈔令,打擊腐敗洗錢及偽造紙幣活動,強調中央集權,對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并雄心勃勃地推出了印度制造計劃。
而在莫迪的領導之下,印度的GDP發展十分迅猛,連續11年經濟增長超過5%,印度的GDP更是超過了其曾經的宗主國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而且,莫迪領導下的印度,不僅經濟發展速度迅猛,對外也強硬無比:與中國頻頻發生邊境沖突,挑起印巴紛爭,在俄烏戰爭之中左右逢源,莫迪領導下的印度,似乎一片欣欣向榮,內外皆好。
西方媒體對印度也格外寬容,一次又一次的吹捧印度制造“有望代替中國全球產業鏈,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新中心”。
一時間,印度制造崛起、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聲音響徹全球。
但與此同時,印度人也發現,莫迪領導下的印度,似乎沒有他吹噓的那么好。
因為大家發現,印度的GDP確實在快速增長,印度經濟規模也越來越大。然而,統計莫迪上臺以來10年的經濟增長,人們驚訝的發現,莫迪創造的經濟奇跡,前三大支柱都屬于服務業。
金融、保險、房地產及商務服務貢獻的GDP為25.23%,酒店、貿易、交通、通信貢獻的 GDP增長為24.39%,而社會、社區及個人服務貢獻的GDP增長則為14.40%。
這三項服務業加起來的GDP貢獻率,就超過了一半。
也就是說,印度經濟奇跡,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服務業產生的,而至關重要的制造業,經濟GDP平均貢獻率才有才只有13.92%。
當然,并不是說服務業不重要,但是,制造業顯然才是一個國家經濟和國力的根本。而莫迪創造的經濟奇跡,主要增長和驅動力依靠的是服務業而不是制造業,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
最糟糕的是,印度制造業的貢獻不但比例低,而且還呈下降的趨勢。
根據CEIC數據庫顯示,莫迪上臺之前,也就是2014年之前,印度的制造業GDP貢獻度為16.53%,然而,在莫迪執政上臺之后的十年間,制造業的平均貢獻度反而下降至13.92%。
很顯然,莫迪一再吹噓的印度制造、印度崛起,崛起的并不是印度制造業,也不是印度工業,印度的制造業反而衰退了。
不僅如此,印度憑借其國內世界第一的人口,吸引了許多外企投資,然而,當外商越來越了解印度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如勞動素質低下、征地制度極其僵硬、勞工制度嚴苛、營商環境糟糕、人均收入水平過低導致市場規模并沒有想象大等諸多問題后,印度實際利用外資的水平越來越低。
而且,印度一貫的特色“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別想帶回家”,更是讓越來越多的外企聞印度而色變。
可以說,花團錦簇下的印度,其實也在暴露越來越多的問題。11年的總理任期期間,莫迪領導下的印度幾乎沒有取得制造業的地步,反而不斷萎靡。
如今印度,工商業出現一團亂麻,工業產值占比退步,甚至,莫迪一度兩次通過修改GDP統計方式的方法,來制造經濟高速增長的數據。
最為關鍵的是,印度占據絕對多數的普通人的感受,他們的收入并沒有增多,工作崗位也沒有增加。
所以,即便是最遲鈍的、沉溺于莫迪創造的印度大國崛起的普通印度人,也開始不斷覺得:印度莫迪其實是存在巨大問題的。
不僅是印度底層,印度上層也發現了這一問題,比如,印度議員胡爾甘地就曾表示:
印度制造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技術,但是,結果告訴所有人,印度制造業10年的時間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這是印度6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對于這些隱憂,莫迪當然也是十分了解的。根據政客的一貫作風——內部矛盾激烈、壓力過大的時候,采用對外戰爭的方式宣泄內部壓力,是最簡單的方式。
而莫迪也確實在這么做,此次印巴沖突如此詭異的爆發,其中未嘗沒有莫迪希望采用印巴沖突來宣泄內部壓力的想法。
只不過,因為中國殲十等先進武器裝備,讓莫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沒有取得以往單方面毆打巴基斯坦的優勢,從而振奮人心,反而被擊落了數十架戰機。
雖然莫迪仍采用印度的傳統方法——喪事喜辦,甚至不惜放假10天來粉飾自己的失利,轉敗為勝。
但印度內部的根本壓力顯然沒有宣泄,所以,我們必須警惕:莫迪領導的印度,很可能為了報復,也為了宣泄內部壓力,再次挑起沖突甚至戰爭。
而挑起沖突的對象,也未必仍是巴基斯坦,甚至有可能是中國。此次印度對中國命名藏南地區的中文名字反應如此大,就很可能成為印度的一個借口。
當然,印度可能為了宣泄內部壓力,在西方居心叵測的支持之下挑起沖突甚至戰爭,但對中國也未必不是壞事。
近10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如今仍實際被印度控制。而莫迪一旦為了宣泄內部壓力挑起邊境沖突,我們完全可以趁機收復失土,讓中國真正金歐無缺。
大國競爭,終究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