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日內瓦談判桌上簽下關稅妥協協議時,美國政的治機器卻同步啟動了新一輪暗戰,從芯片戰場到金融圍堵,特朗普連對中國發出兩道戰書,中美之間剛剛有點緩和的關系再度緊張。
關鍵時刻,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對中國的稱呼悄然改變,從“敵人”轉為“挑戰”,釋放出復雜的信號,更意外的是,千里之外的英國居然也加入了這場混戰。
英美這是準備聯手對付中國了?盧比奧的話究竟隱藏著哪些心機?
芬太尼問題:美國的"甩鍋"游戲
雖然中美兩國剛剛在瑞士日內瓦的談判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談判的墨跡還沒干,特朗普政府就迫不及待地再次用芬太尼問題做文章。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2025年5月1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芬太尼問題時態度明確:芬太尼問題是美國自身問題,責任完全在美方,中方已多次闡明立場。
說起來,芬太尼問題對兩國來說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美國國會早在2018年通過的《支持芬太尼法案》就將中國列為重點監控對象,美緝毒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美吸毒過量死亡人數突破11萬,其中七成與芬太尼有關。
蘭德公司報告指出,全美僅37%的戒毒機構提供藥物治療,當政客們忙著在國會山互相指責,中國卻已在2019年實現對芬太尼類物質整類列管。這種治理能力的反差,讓華盛頓的"甩鍋"顯得蒼白無力。
國內毒品泛濫成災,本來就是自己的社會問題,可美方偏偏要把這個黑鍋扣在中國頭上,還反過來對中方倒打一耙,甚至加征所謂的"芬太尼關稅"。
科技要“卡脖子”,金融想“截流”
中美芬太尼問題談判破裂后,特朗普政府迅速對中國采取兩項針對性措施。
一塊兒是科技,特別是瞄準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這些要害。他們的出口管制清單越拉越長,就是要斷中國某些高科技公司的芯片念想,慢下你研發大模型這些的步子。
美國商務部對華為昇騰芯片的“全球追殺令”,實為科技霸權崩塌前的絕望反撲。據《南華早報》披露,中國7nm芯片良品率已達92%,量子計算機商用進度反超美國兩年。
特朗普試圖復刻2019年對華為的圍堵,卻不知產業格局早已顛覆——歐盟27國半導體企業正集體游說放寬對華出口限制,阿斯麥第50臺EUV光刻機已秘密交付中芯國際。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本土AI巨頭因芯片斷供陷入研發停滯。馬斯克在內部會議上坦言:“拒絕中國芯片等于放棄自動駕駛市場。”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戲碼,讓科技戰淪為單方面自殘。
另一塊就是金融,手法更隱蔽些。美國想方設法不讓國際金融機構給中國在哥倫比亞的公司投錢。這招兒挺明顯,就是沖著中國在拉美的“一帶一路”和合作來的。哥倫比亞位置重要,自然被盯上。
有意思的是,數據顯示,美國這點兒金融小伎倆,沒擋住中國跟拉美貿易額蹭蹭往上漲。人民幣的跨境支付系統(CIPS)在能源交易里用得多了,說明中國在找別的路子,慢慢繞開美元這道“關卡”,這可是釜底抽薪式的應對。
華盛頓風向變了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壓,美國國內對中國的態度變化也挺有代表性,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口風變了,不叫“重要伙伴”了,直接喊“主要挑戰”甚至“威脅對手”。
這說明美國政界形成了一個新“共識”:不管你是哪個黨,遏制中國這事兒,大家方向一致,頂多是手段不一樣——一邊想技術經濟“硬脫鉤”,另一邊更愛意識形態上較勁。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一些官員把中國定義成“挑戰”而非“敵人”就顯得微妙了。你既要全力競爭,又要壓線不徹底撕破臉,因為真翻臉可能帶來誰也控制不了的全球經濟海嘯,對兩國人民利益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中美斗法關鍵時刻,英國卻屁顛顛的跟著美國對中國加關稅、推經濟框架,看起來,倫敦大概是想借這機會找找存在感,順便瞅瞅能在稀土、芯片這些關鍵鏈條上分塊蛋糕。
但英國制造業離不開中國,真鬧僵對自己產業鏈沒好處。而且說實話,英國在國際舞臺上,特別是在歐洲安全那些事兒里,時常會露出它那種“攪局者”或者叫“離岸平衡手”的老底子,有時候為了自己的盤算,演得跟盟友主流路數都不太一樣,這種投機味兒挺濃。
西邊這些國家想組團在經濟、供應鏈上“圍堵”或“擠壓”中國。但這恐怕有點兒低估中國的“體量”和在國際上日益增加的“朋友圈”了。
眼下的局面,其實就是老一套的霸權邏輯遇上了多極化的新浪潮。美國拿關稅、制裁這些壓箱底的東西出來,是想保住自己的“優先權”,但中國手里也有稀土、技術自主這些牌,加上國內經濟的韌勁兒,光靠一個勁兒施壓效果肯定打折。
魯比奧變臉也好,英國入戲也好,也漏了底——西方陣營不是鐵板一塊,誰都得先為自己著想,真要擰成一股繩,難。中國這邊態度很清楚:你施壓沒用,要談得平等。
面對外頭這些挑戰,中國估計還是走“四兩撥千斤”的路子,靠國內龐大的市場和經濟活下去,同時多交朋友,把外面的“墻”慢慢化解掉。
英國進來摻和,可能讓場面更復雜點,但歷史大勢擺在那兒——單邊說了算的日子,在多極化的地圖上,只會越來越窄。中美兩國之間的博弈必然是一場持久戰。特朗普目前在關稅問題上對中國作出了讓步,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國政府會徹底放棄"反華"計劃。
結語
隨著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中國的"朋友圈",美國的"反華"計劃必將走向失敗。因為霸權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智慧必將在各國發展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各國追求發展的步伐也絕不會因外部壓力而停滯不前。
你怎么看待這場中美之間的較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一起探討這個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