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報道,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剛剛落幕,雙方就降低關稅達成歷史性協議。但就在聯合聲明發布后不到12小時,中國商務部突然宣布加強稀土出口管控,這一記重拳直接打在美國最脆弱的供應鏈環節上。
日內瓦會談現場,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臉上剛露出的笑容還沒褪去,中方的后續動作就讓華盛頓方面措手不及。根據中美聯合聲明,美方同意取消91%的對華加征關稅,中方也相應取消對美反制關稅。表面看這是雙方各退一步,但中國顯然留了后手。
稀土資源(資料圖)
稀土的威力有多大?看看美國軍工產業的數據就明白。每架F-35戰機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從發動機到雷達系統都離不開這些"工業維生素"。特斯拉電動汽車的永磁電機、核潛艇的聲吶系統、太空衛星的精密儀器,哪樣都缺不了稀土。中國控制著全球80%以上的稀土供應,這一招直接掐住美國高端制造業的命脈。
談判桌上美國代表曾暗示,希望用降低關稅換取中國放松稀土出口。但最終達成的協議文本里,稀土兩個字壓根沒出現。更讓美方沒想到的是,聯合聲明墨跡未干,中國就召開緊急會議部署稀土管控。這種談判藝術讓華盛頓的智庫專家直呼"前所未見"。
看看具體數字就知道美國的軟肋在哪。2024年中國稀土出口量驟降35%,直接導致美國國防承包商庫存告急。洛馬公司被迫推遲18架F-35的交付,特斯拉得州工廠一度停產改造電機設計。這些實打實的損失,比關稅戰帶來的影響更讓美國企業肉疼。
波音公司的遭遇同樣說明問題。中國宣布恢復接收737MAX客機當天,波音股價應聲上漲7%。但對比稀土領域的讓步,這個善意明顯克制得多——僅向4家企業發放出口許可,而且嚴格限定用途。這種精準調控展現了中國在貿易博弈中的老練手法。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商務部的內部報告顯示,要建立不依賴中國的稀土供應鏈至少需要5年。這段時間足夠讓中國在更多領域積累優勢。當美國還在關稅問題上錙銖必較時,北京已經跳出傳統貿易戰框架,在產業鏈更上游的位置布下棋子。
日內瓦的談判代表可能沒注意到,就在會談進行的同時,中國稀土集團的科研團隊又拿下三項永磁材料專利。這些技術創新正在把中國的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壁壘。即便未來美國找到新的稀土來源,沒有中國的加工技術照樣白搭。
觀察中美這場較量,最精妙的莫過于中國的節奏控制。關稅讓步是明牌,稀土管控是暗牌。一邊用市場準入安撫美國企業,一邊用資源管控保持戰略威懾。這種張弛有度的打法,讓特朗普團隊精心設計的"交易藝術"徹底失靈。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專家連夜修改了評估報告,他們發現中國這次出手有三個特點:時機選在協議達成后立即行動,范圍集中在高附加值產品,力度控制在既讓美國疼又不至于翻臉的程度。這種精準打擊遠比簡單加征關稅來得高明。
F-35戰斗機(資料圖)
美國制造業聯盟的最新調查顯示,86%的企業更擔心稀土斷供而非關稅問題。這個數據暴露出美國經濟的致命弱點:你可以對中國商品加稅,但找不到替代中國稀土的方案。當北京把資源武器玩到這種境界時,傳統的貿易戰套路已經過時了。
談判結束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聲明刻意淡化了稀土問題。但這種回避恰恰說明他們的無奈——既不能公開承認被卡脖子,又無力改變現狀。相比之下,中國商務部的通報只用了37個字提及稀土管制,卻引發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震蕩。
這場博弈遠未結束。隨著中國在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的優勢擴大,美國將面臨更多類似的戰略困境。日內瓦的關稅協議或許只是中場休息,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當兩個超級經濟體在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展開角逐時,世界經濟的格局正在被重新書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