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獨具特色的文化載體
古建筑既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也是彌足珍貴的歷史見證
飽經風雨的它們
能夠保存至今殊為不易
近年來
因種種原因引發的古建筑受損
實在令人痛心
安徽鳳陽
5月19日下午6時30分許
鳳陽縣明中都鼓樓樓宇(1995年重建)
頂部一側瓦片部分脫落
所幸無人員傷亡
截至5月19日23時
現場安全防護隔離設施已安裝完成
其他有關工作有序推進中
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官方微信公眾號“滁州文化旅游”介紹
鳳陽鼓樓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鼓樓
(事發前原貌)
河南開封
2024年5月2日,河南大學明倫校區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大禮堂發生火災,過火面積3410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2743.8萬元。
經查,這是一起在文物修繕工程施工過程中,事發單位安全管理缺失,施工單位違法違規明火作業,監理單位放任失職,設計單位違規設計,屬地黨委、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單位履職不到位而導致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云南臨滄
2021年2月14日17時43分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發生火災,大火燒毀老寨房屋104間,造成直接財產損失813.48萬元。事故原因是一名8歲小孩在古寨玩火引起。
“天干物燥,小心火燭。”這是我們在電視劇里常見的打更人經典臺詞。除了報時之外,打更人還有一個職責,那就是檢查古代城鎮的消防安全,避免發生大規模的火災,堪稱是古代的“火災警報員”。
(資料圖)
古代還有哪些防火措施?
我們一起點擊視頻來了解→
阿消提示
文物古建筑的
每一塊磚石、 每一根梁枋
都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這些珍貴的歷史瑰寶
值得我們去用心呵護
各相關單位應及時開展
歷史建筑普查工作
開展搶救式的專項修復
讓這部分歷史建筑得以保存流傳下來
切勿因一時疏忽
釀成不可挽回的歷史“悲劇”
除了及時做好古建筑專項修復外
排除建筑內外的火災隱患也是重中之重
我們一起來學習
古建筑防火安全指南
真正做到以“防”護古,以“嚴”守藝
來源丨中國消防
萬 家 燈 火 、 我 們 徹 夜 駐 守
藍 焰 紅 車 、 呵 護 你 我 平 安
自 貢 消 防 , 與 你 同 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