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的印巴沖突,以印度空軍“6:0”慘敗收場,卻演變成新德里當局的“甩鍋狂歡”。
印研究聲稱,“中國衛星助巴獲勝”,我想有兩層意思,其一,印度認為:巴基斯坦是小國,印度失敗丟不起人,拿中國當對手,印度多少找回些面子;其二,印度損失慘重,如果是得到了中國的幫助,那么也可合情合理給世界和國人一個交代。
環球日報評論說:“若中國真的介入了印巴沖突,印巴局勢恐怕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句話讓人感到頗為熟悉,沒錯,就是在聯合國耿爽懟美方代表時的發言,“......若中國真的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補給,那戰場的局勢早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事實上,這場鬧劇背后,是印度對華戰略焦慮的集中爆發,更是其軍事現代化進程與中國甚至巴基斯坦產生差距的真實寫照。
印度空戰慘敗,甩鍋中國
早在2020年,印度就和美國簽訂了《基礎防御協議》,印度可以自由獲取美國衛星的數據鏈,美國可以天下無敵,印度也可以跟著爭光。然而,印度稱中國通過調整衛星覆蓋范圍,幫助巴軍獲取印軍定位,但印度也拿不出任何圖像或信號截取的證據。
事實上,巴軍僅憑進口中國的ZDK-03預警機,殲-10CE,PL-15E組合,就實現對印軍300公里內空中動態的全天候監控,而巴基斯坦自己的衛星也不是吃素的。當然,巴基斯坦“法塔赫”系列導彈采用北斗-3衛星制導是另一回事,這與印度采用美國GPS沒有什么分別。
5月19日,有記者問,印度軍方表示,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系統的協助,才導致了印度空襲的失敗。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具體情況可以向中國的主管部門了解,中方在印巴沖突一直秉持客觀公正立場,中方愿意看到印巴實現持久全面停火,是非常真誠的。
不過軍事專家指出,巴基斯坦采購的中國防空系統,的確在戰爭中表現出色,巴基斯坦采購的中式HQ-9/P、LY-80中程防空導彈與FM-90近程防空系統,實現了全天候攔截,“發現即摧毀”,從而獲得了24小時77架印度無人的戰績。
印度的6架戰機被擊落,含3架陣風,S-400防空系統遭摧毀,價值15億美元,包括無人機大戰失利,都是巴基斯坦采購的基礎軍事設施完成的,如果我國印巴開戰后給予更多支持,那可能戰績遠不止這些。
中國軍事實力,可形成降維打擊
中國現役200多顆遙感衛星構成全球最大偵察網絡,其中"高分"系列分辨率達0.1~0.5米,可動態追蹤印度全軍動態,若真動用這套系統,印軍調動將完全透明化。對比之下,印度最先進的“制圖星-3”分辨率0.25米但重訪周期相比中國,差距不小。
中國出口版紅旗-9BE已在巴基斯坦創下優異攔截記錄,而自用版紅旗-19具備中段反導能力,攔截高度可以達到400-500,甚至600公里,幾乎能夠覆蓋中遠程彈道導彈的飛行區間,若這類系統部署巴境內,印度“布拉莫斯”導彈將徹底失效。
空中絕對優勢,殲-10CE在巴空戰中使用PL-15E導彈創下12秒雙殺記錄,而中國自用版殲-20搭配PL-21導彈,射程達1000公里,而印度現役戰機甚至無法探測到殲-20的雷達信號。
歷史鏡鑒
1962年中印戰爭時,美國名將麥克阿瑟曾評價:“印度軍隊就像拿著長矛的部落民沖擊坦克集群”。如今印度海軍仍幻想用老舊航母封鎖馬六甲海峽,陸軍高原部隊卻連步槍都要緊急進口美國貨。
中國能自主生產殲-20、055驅逐艦等頂級裝備,而印度“光輝”戰機研制38年仍未形成戰斗力,航母“維克蘭特”號三次下水仍未解決動力問題,這種代差在沖突中將直接轉化為戰場屠殺。
中國已建成全域作戰云系統,前線士兵可通過智能終端呼叫無人機群、遠程火箭炮和導彈支援。印度軍官卻仍在用民用對講機聯絡,其“網絡中心戰”系統屢次演習中崩潰。
結語
阿Q精神救不了現代戰爭,印度輿論場的“甩鍋狂歡”,本質是尼赫魯時代“迷之自信”的延續。當莫迪政府用電視臺字幕里的“虛擬勝利”麻痹國民時。那句“若中國介入”的潛臺詞很明確:在絕對實力面前,任何栽贓都是徒勞的自我安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