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6個“世界計量日”,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粵港澳大灣區計量發展合作平臺正式啟動。
加快實現粵港澳計量能力等效一致
粵港澳大灣區計量發展合作平臺是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廣東、香港、澳門官方計量機構共同發起的,首個以計量為主題的灣區協同創新載體。合作平臺將開展計量協同創新,加快實現粵港澳計量能力等效一致,推動跨境物資一次檢測,兩地互認,加快形成統一大市場,逐步推動香港和澳門計量基準水平溯源至國家基準和最高測量標準,實現計量規則制度貫通。
廣東推出針對充電樁的在線監測平臺
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計量順時代之需,應民生之盼”,實際上,計量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電動汽車充電準不準?會不會存在“虛標”?對充電樁的計量檢測就必不可少,廣東就推出了針對充電樁的在線監測平臺。
深圳市民 許先生:因為我們充電的時候基本上是充完就走,可能對真正充了多少電,花的這個錢,其實心里是沒數的。
廣州市民 張先生:平時用的公用充電樁跟我實際充進去的度數是不是一樣,對我來說肯定不好求證。充電度數和我的實際利益是相關的,所以我對這個問題也特別關心。
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4月,全國建有公共充電樁399.2萬臺,并且在過去的一年,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8.5萬臺。市場監管總局從2023年就對電動汽車充電樁實行強制檢定,但是由于電動汽車充電樁點多、面廣,且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給計量監管也帶來了挑戰。
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副司長 朱美娜:充電樁需要進行逐臺現場檢定,完成一臺充電樁檢定大約需要兩個人同時操作,耗時半小時左右,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現實困難,亟須進行新的檢定和監管方式的創新。
廣東省目前公共充電樁保有量超過70萬臺,居全國首位。在廣州的一家充電站,計量工作人員正在對充電樁進行計量檢測,插入充電口后和充電槍進行連接,不到十分鐘,通過手機就能快速看到檢定結果,較傳統方式效率提升一倍以上。
廣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電磁室高級工程師 宋均正:這是一臺我們最新研制的智能化便攜式充電樁校驗儀,它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工作誤差的檢定,還有一個就是充電樁是否存在作弊行為的檢測。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今年正式上線省級充電樁在線監測平臺,通過實時聯網監測技術,對充電樁計量準確性進行全流程追蹤,能夠有效識別出計量作弊或計量失準的充電樁。目前平臺累計完成超1000萬次充電訂單的計量核查,平均每天監測12.4萬次充電過程。
廣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電磁室副主任 戴偉:推動全省每根充電樁都能夠上云上平臺,從而實現每一筆訂單,每次充電的數據都有據可查。
市場監管總局下一步將根據試點經驗,探索建立全國充電樁智慧監管平臺,制定電動汽車充電樁新型檢定路徑和模式。
我國每年強制檢定
450萬臺件醫療計量器具
計量服務對于百姓的健康也是息息相關。正如人需要定期體檢一樣,醫療設備也需要通過定期進行計量檢定,來確保其"健康"狀態。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對450萬臺、件醫療計量器具開展強制檢定。
在廣州的一家醫院,計量部門工作人員正在對一臺CT機開展定期“體檢”。
廣東省計量院高級工程師 李奇:這臺設備叫CT檢定的性能模體,用來檢定CT機的圖像性能,我們通過檢定完之后分析它的圖像性能,然后跟國家檢定規程的指標相對照,就可以判定它是否合格。
而作為重癥監護室的"生命哨兵",多參數監護儀需實時監測患者心率、血壓等關鍵指標。測量數值的準確性可以說直接關乎患者生命安全。計量人員通過一套信號發生器模擬人體信號輸出到多參數監護儀,判斷儀器測量誤差是否能滿足不超過1%的精度要求。
據統計,全國每年大約對450萬臺件醫療計量器具開展強制檢定。
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副司長 朱美娜:目前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醫療設備主要包括體溫計、血壓計、 醫用診斷X射線設備、心腦電測量儀器等10類產品。對于檢定不合格的醫療計量器具,醫療機構必須停用維修,復檢合格后才能恢復使用,復檢仍不合格的一般會停用報廢。
來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