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的朱女士持續陰道出血1個多月,自以為是月經失調,并未引起重視。
5月某日21時許,她在洗澡時突然出血量劇增,伴隨著大量血塊涌出。在外院急診檢查發現其宮頸異常膨大,尿HCG陽性,高度懷疑宮頸妊娠?;颊叱鲅看?,病情異常兇險。
23時38分,轉送至奉賢區中心醫院急診科搶救。此時患者面色蒼白、神志萎靡,心率達110次/分,血壓低至77/44mmHg,處于失血性休克狀態,而且她的身下還不斷有大量的鮮血在涌出,急診接診醫生緊急紗布填塞止血的同時立即啟動孕產婦搶救綠色通道。婦產科、麻醉科、超聲科、心電圖、ICU、血庫等醫務人員30分鐘內完成集結,總值班與產安辦全程協調,會同婦幼保健所,確保救治流程無縫銜接。擴容抗休克同時,患者心率最快達到118次/分,血壓最低降至60/30mmHg,出血量達2000毫升以上。
凌晨1時30分,手術團隊在輸注紅細胞懸液及血漿的情況下,在超聲引導下行“宮腔鏡下宮頸妊娠物電切術+球囊壓迫止血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突破重重困難,歷時1小時15分鐘,手術順利完成,患者轉入ICU監護。朱女士的血壓恢復至129/70mmHg,心率平穩。
凌晨3點,晨曦的微光下,參與搶救的每一名醫護人員都長長舒了一口氣:患者脫離生命危險了。
宮頸妊娠是一種罕見且極其危險的異位妊娠情況,發病率不足萬分之一,但其死亡率卻極高。這種病癥往往在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因此容易被忽視。朱女士的案例便是如此,基于年齡等各種因素,她起初認為只是月經失調,未曾及時就醫,這種疏忽大意幾乎讓她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科普小時間
宮頸妊娠是異位妊娠中罕見且極其危險的類型,受精卵著床于宮頸管內,約占異位妊娠的1%~2%,發病率約為1/9000例。其主要癥狀為停經后,部分患者伴有腹痛。病因可能與子宮內膜損傷、內分泌失調、宮腔形態改變及輔助生殖技術有關。一旦確診,需及時終止妊娠,避免因刮宮導致的大出血,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育齡期女性一旦出現持續無痛性陰道流血,即便量少也不能掉以輕心,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及早干預,不要讓血的教訓蒼白了生命的容顏。
報送:沈群(區衛生健康委)
編輯:王鵬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