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呼和浩特5月20日電 (寇雅楠、實習生劉瀛)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了內蒙古自治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人民檢察院、公安廳、農牧廳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介紹了內蒙古自治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近年來,內蒙古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成效顯著,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在政策法規與保護格局構建方面,內蒙古自治區先后制修訂14部地方性法規,印發實施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完善政策體系。劃定生態保護紅線59.69萬平方公里,明確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遷地保護與生態修復工作扎實推進。內蒙古自治區完成了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內蒙分庫建設,開展野化放歸,建立各類種質資源庫,積極增殖放流。統籌生態系統治理,造林、防沙治沙規模居全國首位,落實草原保護政策,推進流域和湖泊生態治理。其中,烏梁素海入選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調查評估、生物安全管理和監管能力不斷提升。內蒙古自治區開展多項調查,建設數據庫,普查種質資源,監測瀕危物種。完成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建立防控機制,加強有害生物防治和人畜共患病防控。開展系列監督執法行動,審結涉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件846件。
宣傳教育與國際合作成果豐碩。內蒙古自治區借助重要時間節點普及知識,多個案例和城市獲認可。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活動,中蒙俄三方合作成果顯著,相關工作入選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成果清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