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事關印巴交火一事,雖然落下帷幕,但是屬于中國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尤其是在此次交火中,殲-10CE和霹靂-15E展示出來的強大實力。
直接戳穿了西方編織的謊言。
那就是所謂“身經百戰”的西方軍工產品,并沒有那么強大。
更不是不可戰勝的存在。
再加上背后還有ZDK-03預警機、防空系統和地面雷達的輔助,可以說此次印巴交火,讓中械裝備在全球面前大放異彩。
如今已經出現五國求購殲-10CE,印巴交火當事人之一的巴基斯坦,似乎準備采購40架殲-35戰機。
這樣一來,西方也許再也無法阻撓中械裝備崛起,中國軍工在國際軍火市場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要知道,此次印巴交火之后,直接改變了全球三大格局。
第一就是空戰格局,體系化作戰取代傳統空戰,超視距空戰或成為主流。
如今全球國家看到殲-10CE在空戰中,遠程擊落印軍的陣風戰機之后。
宛如當初我們看到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作戰表現,是同樣的道理。
那就是震驚、震撼、不可思議。
然后就會深入研究美軍的戰術,推動軍隊改革。
想必這也是全球國家如今的重點任務。
畢竟,印巴空戰中,中國武器裝備的表現太耀眼了。
這場空戰不僅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體系化作戰模式的成功實踐。
在此之前,從未出現過這樣的空戰,堪稱是劃時代空戰模式。
巴方依靠ZDK-03預警機、霹靂-15E遠程空空導彈、殲-10CE和防空雷達組成了“四位一體”的作戰體系。
【巴方ZDK03預警機,功不可沒】
完成了對印度空軍的全面碾壓。
特別是殲-10CE和ZDK-03預警機的配合,在雷達探測距離上擁有近80公里的優勢。
再加上霹靂-15E超過200公里的射程,真正實現了發現即摧毀。
這也是印軍在陣風被擊落之后,沒有繼續補充戰機的原因所在。
說實話,當時的印度飛行員,自信心早已被擊碎。
這場空戰代表著現代空戰已經進入超視距時代,傳統的空中格斗已經成為過去式。
就連美國空軍大學《空天力量》期刊也指出,當探測距離超過500公里、導彈射程達到200公里的門檻。
傳統空戰格斗將會徹底淪為歷史陳列。
中國此次展示的空戰模式,將會成為未來空戰的標準模板。
甚至會被寫入西點軍校的教材之中。
因為此次中械體系撕毀了歐洲四代半戰機的神話。
意味著全球空戰規則已經被中國重新書寫。
第二,地緣格局,中東、南亞、東南亞戰略力量重塑。
要知道,此次印巴空戰的影響力,遠不止在軍事層面,更深遠地改變了國際地緣政治格局。
尤其是在中東、南亞和東南亞三個區域中。
就拿中東地區來說,埃及、沙特、阿聯酋等國家,紛紛尋求與中國加強軍事合作。
如今埃及已經表現出極為強烈的采購殲-10CE的愿望。
因為將殲-10CE部署在西奈半島就能對抗以色列。
同時,中國軍機直飛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運-20B運輸機在沒有被美以偵測到的情況下完成任務。
說明中國已經有能力介入中東事務之中。
這就會導致中東戰略平衡開始向東方傾斜。
再加上殲-10CE已經用實戰證明自己的實力,自然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國家采購中國軍事裝備。
再來說南亞地區,巴方憑借中國裝備在短時間內逆轉戰場局勢。
鼓舞了中小型國家對抗大國壓迫的信心。
印度原本計劃借助美國的力量打壓巴基斯坦,同時向中國是施壓。
結果被巴方當頭一棒給打蒙圈了。
此舉不僅嚴重打擊了印度的自信心,同時也打擊了印度的囂張氣焰。
讓整個南亞地區的戰略博弈變得更為復雜多變。
比如說孟加拉國躍躍欲試,巴方更是傳出準備就采購殲-35隱身戰機,與中國展開談判。
【殲10CE一戰成名,多國求購?】
有人擔心巴基斯坦的資金不足,但是如果巴方可以找到抵押貸款,或者與沙特結合,由沙特出資為巴方購買,巴基斯坦義務為沙特作戰,這些模式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巴基斯坦與中東的阿拉伯國家關系十分要好。
尤其是和中東的王爺們,關系匪淺。
最后就是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都會開始重新評估自身防務策略。
尤其是面對南海問題的時候,態度會發生微妙的轉變。
這些國家意識到,單純采購美制武器裝備,是無法確保自身安全的。
必須考慮重新構建具有自主性和防御能力的軍事體系。
也需要和中國搞好關系,尋求與中國在武器裝備領域進行合作。
比如說讓我國提供一整套現代化空戰解決方案。
這樣一來,伴隨著中國軍事影響力得到擴大之后,全球地緣政治重心將進一步向東偏移,形成一個由中國主導的新秩序雛形。
第三,全球軍售市場格局,中械裝備崛起之后,西方壟斷將被終結。
從商業角度來看,殲-10CE在首次實戰中的表現無可挑剔。
性價比極高、戰斗力極強,讓全球都豎起了大拇指。
根據最新的消息,目前至少有五個國家表示出求購殲-10CE的意向。
分別是沙特、伊朗、哥倫比亞、埃及和印尼。
有消息稱,沙特更是準備豪擲60億美元,引進80架殲-10CE,并搭配霹靂系列導彈和激光防御系統。
這種情況,如果是放在印巴交火之前,是不可能發生的。
畢竟,在高端武器裝備市場中,西方一直獨占鰲頭。
如今這種趨勢正在被改變,殲-10CE實戰證明,中國裝備并不弱于法國陣風,甚至遇上美軍的F-35也有一戰之力。
再加上殲-10CE背后還有中械體系作為支撐,與歐美動輒兩三億美元一架的戰機價格相比,中國提供的方案顯然更加具備吸引力。
還有消息稱,印尼可能已經“接受君明的建議”,暫停從法國達索公司采購陣風戰機。
因為“君明給印尼算了一筆賬”,印尼從法國采購42架陣風戰機需要花費81億美元,單價達到兩億美元。
中國對巴基斯坦出口殲-10CE戰機,大部分都是貸款,單價為8900萬美元。
就算印尼放棄給法國繳納的定金,剩余的78億美元也足夠采購近百架殲-10CE,這不比采購陣風香嗎?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印度如果采購陣風,其余東南亞國家采購了殲-10CE,那印尼豈不是“廢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則消息值得關注,那就是巴基斯坦準備向中國采購殲-35戰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巴方準備采購殲35,賣還是不賣?】
尤其是在印巴交火之后,關于巴方采購殲-35的議題頻繁出現。
此前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達爾率隊訪華。
此舉在坊間看來,此次巴方訪華之后,雙方很有可能會針對采購40架殲-35進行磋商。
畢竟,在萬斯訪問印度之后,美印達成軍火協議,印度將采購F-35戰機。
這讓剛剛獲得勝利的巴基斯坦有點坐不住了。
如果印軍裝備F-35,巴方的壓力將會倍增。
這樣一來,如果中巴真的達成一致,將會是我國首個隱身戰機外貿訂單。
要知道,殲-35可是全球最先進的隱身戰機之一,初步預估,40架殲-35至少需要上百億美元。
那么巴方為何選擇采購殲-35?
因為殲-35作為我國防空工業近年來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一款中型多用途隱身戰機,具備極強的空戰與對地打擊能力。
同時也支持艦載部署。
相比殲-20這樣的重型隱身戰機,殲-35在成本、維護難度和部署靈活性上,更加適應一些中小型國家。
對于巴基斯坦而言,目前該國空軍處于新舊更迭的階段。
雖然有70多架美制F-16服役,但是這批F-16服役時間太長,而且還受制于美國的管控,不能用于攻擊印度。
對于巴方而言,這批F-16就是擺設。
同時印軍還不斷采購法國陣風、俄制蘇-30MKI戰機,以及印度自主研發了光輝戰機。
還引入美軍MQ-9B無人機等裝備。
雖然巴方在此次的空戰中大獲全勝,但是很有可能會讓印度繼續買買買,加速引進F-35。
所以,巴方必須早做打算,殲-35就是巴方最好的選擇。
畢竟,中巴友誼歷經考驗,幾十年來,雙方在政治、經濟、安全等多個層面形成了高度互信的戰略合作關系。
尤其是在軍事裝備方面,從最初的強-5、殲-7到梟龍戰機的聯合研制,再到殲-10CE的軍貿訂單。
中巴已經構建起一條成熟、穩定的軍貿通道。
這種合作可不是單純的買方和賣方的關系。
而是建立在共同地緣利益和相互戰略支持基礎上的伙伴關系。
巴方選擇中國,是對中國軍工技術實力的信任,而我國愿意提供先進的武器裝備,也是對巴基斯坦長期友好立場的積極回應。
當然,涉及到高端武器裝備的進出口,必然會引起美國的高度關注。
別忘了,美國一直致力于用印太戰略圍堵中國,切斷中巴經濟走廊,阻止中國一帶一路發展。
如果巴方如愿以償,美國在印太地區再無優勢可言。
不排除美國會通過外交途經或者直接發起制裁,阻撓中巴軍火交易。
只不過美國人也許不知道,任何國家都無法阻止一個主權國家與其他國家發展防務關系的權利。
更別提中巴不會被美國所謂的制裁和打壓嚇倒。
全球已經清晰地認識到,美國就是“紙老虎”,面對美國只有硬剛到底,才能為自己換來一線生機。
再加上中巴之間的合作往來,不涉及第三方,美國有什么權利阻止中巴合作?
從長遠發展來看,只要巴基斯坦有需要,我們沒有理由拒絕。
畢竟,讓巴基斯坦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也能間接幫助我們穩定南亞地區。
讓印度不敢輕舉妄動。
這對于我國推動中巴經濟走廊,以及一帶一路有著巨大的好處。
只不過目前我國也沒有大批量裝備殲-35,代表著中巴這一協議不是短期之內可以達成一致的存在。
【殲35戰機的首要任務,是登上福建艦】
殲-35的首要任務是登上福建艦,至少需要三四十架。
考慮到殲-35的生產周期,留給出口的產品并不多。
巴方想要在5年內獲得殲-35,還有不小的困難。
但是一旦殲-35的產能得到提升之后,很有可能會選擇出口。
因此,中巴事關殲-35一事,不僅僅是一筆商業訂單,而是真正詮釋了“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再加上我國在珠海航展期間,展示了“寂靜狩獵者”激光防空系統、L-15獵鷹教練機、攻擊-11無人機、九天察打一體無人機等多款裝備,吸引了大量客戶的關注。
代表著中國軍工通過印巴交火,正在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
此前我國已經表示,九天無人機將在六月底完成首飛。
一旦入役之后,將來很有可能會出現多個買家接連登門求購九天無人機的情況。
這也代表著未來國際軍火市場交易不再以西方為主導,而是基于實戰表現和成本效益的競爭平臺。
我國將用自己的力量平衡西方的政治影響力,也會用裝備的戰斗力和成本效益吸引相關過舉哀。
誰都沒有想到,一場印巴空戰,居然會讓全球三大格局發生改變。
雖然交火只有短短幾天的時間,但是帶來的沖擊是深遠的。
從空戰理念到地緣格局,再到全球軍貿生態,幾乎每一個層面都在經歷深刻變革。
這背后的核心推動力量,就是中國制造、中國技術和中國體系。
就如“央媽”所言,殲-10CE首戰取得實戰戰果,在空戰中一舉擊落多架戰機,自己無一損失。
這不是偶然的結果,而是中國國防科技多年積累的結果。
未來,隨著更多先進裝備走向戰場、進入國際市場,中國將在全球軍事舞臺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因此,西方想阻撓中械崛起并不現實。
畢竟,實力是最好的外交語言。
中國如今擁有強大的實力,就算是美國在某些領域,也只能望中國項背。
比如說供應鏈、軍事技術、新能源技術、特高壓輸電和綠色能源等等,中國足以甩美國好幾條街。
這不是君明吹牛,而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實力才是我們打破西方封鎖和制裁的最有力的武器。
沒有實力,一切都是空談。
同時還有消息稱,巴方證實此前在空戰中被擊落的并非印軍的無人機,而是一架幻影-2000戰機。
此言一處,島內的逆子們可是坐不住了,感覺天又塌了。
因為幻影-2000是法國航空工業的得意之作,采用了先進的三角翼設計,具有出色機動性能。
在很多次空戰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結果在印巴交火中,被巴方裝備的殲-10CE擊落。
而島內空軍曾經裝備的主流機型正是幻影-2000。
【殲10CE擊落幻影2000,島內慌了?】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島內引進幻影-2000,當時確實具備一定的空中優勢。
配備了先進的火控雷達,可以對多個目標進行跟蹤和攻擊。
搭載了米卡導彈,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
使其在空戰中具備極強的威懾力。
但是伴隨著全球科技不斷發展之后,幻影-2000的性能逐漸落后。
如今島內的主流機型以F-16和IDF戰機為主。
F-16雖然經過多次升級,但是面對解放軍的先進戰機,依舊處于劣勢之中。
別忘了,我們的手中除了殲-10之外,還有更加先進的殲-20。
此次印軍的幻影-2000被擊落之后,對島內的逆子們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一方面是擊碎島內對幻影-2000的信心,讓那些逆子們清晰的認識到,其現有主力戰機在解放軍面前基本上和“兒童玩具”沒有區別。
尤其是在超視距空戰中,幻影-2000的航電系統和導彈射程存在不足之處。
如果那一天真的來臨,必然是島內的“滅頂之災”。
別說美國會介入,就算介入又能如何?
從兵力部署上來看,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雖然不少,但是分部極為分散,難以在短期內集結足夠的兵力對臺海進行有效干預。
其主要軍事力量集中在日本、韓國和關島等地。
距離臺海比較遠。
兵力投送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在解放軍快速作戰模式下,美軍難以迅速形成有效的戰斗力。
同時遠程作戰也是美軍一大難題,美國要從本土或其他地區向臺海投送兵力和物資,需要跨越太平洋,后勤補給線將會被進一步拉長。
而我們擁有大量的反艦導彈,比如說東風-21D、東風-26以及鷹擊系列,足以對美軍造成巨大的威脅。
足以擊毀美軍后勤補給船。
如果沒有后勤補給,那么美軍的先頭部隊只能等死。
同時在經濟層面,一旦我們采取行動,將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島內的半導體產業是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環節。
如果臺海出現特殊情況,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都將會受到重創。
作為半導體產業的主要消費國和依賴國,美國相關產業將會面臨原材料短缺、生產成本飆升的問題。
甚至會進一步影響美國的經濟發展。
按照美國智庫估算的數據,一旦臺海爆發沖突,全球GDP將會在一年內下滑10萬億美元。
相當于全球總產值的10%。
這對于原本就深陷債務危機的美國而言,自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因此,殲-10CE首戰告捷之后,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
無論是面對對岸的挑釁,還是美國的干涉,我們擁有足夠的實力和信心捍衛自己的核心利益。
所以,解放軍才是我們為何國家和平與穩定的堅強柱石,任何企圖分裂國家、侵犯我國主權的行為,必然會遭到強勢反擊。
這就是我國的底氣所在,也是實力強大的象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