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者就像一顆大樹,唯有把根基扎得深,才能抵御風雨。”
隱退10年的童星突然再度爆紅!
37歲的曹駿憑借《無憂渡》中5分鐘的武打戲份重回巔峰。
這位曾經在銀幕上劈開華山的少年,如今化身為玄豹族皇子,以扎實的真功夫再次點燃觀眾的熱情。
從童年偶像到跑龍套演員,再到成功逆襲回歸一線。
這位堅持“硬實力”的藝人,用28年詮釋了何為實力永存。
他是如何在多年沉寂后再度崛起的呢?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五分鐘戲份讓他重歸頂流
那個曾在記憶深處劈開華山的少年,從未放下手中的“武器”。
在《無憂渡》的拍攝現場,為了完美呈現上古玄豹族大殿下“子空”這一角色,曹駿提前三個月駐扎在動物園。
他細致觀察黑豹行走時肩頸起伏的節奏,用手機記錄下超過200段步態視頻,甚至連甩尾的角度都精確控制在15度。
特制的8斤玄鐵槍成為了他的隨身物品。
開機前兩周,他每天都在武術房練習到槍纓打結,手掌磨出的血泡浸透了防滑布。
那場蒙眼打斗堪稱“自我挑戰式拍攝”:連續14小時吊威亞,手腕被鋼索勒得青紫,卻始終堅持親自上陣。
鏡頭里槍頭紅纓甩開的0.3秒間,竹葉精準地飄落到預設位置。
這種對角色的執著追求,源于他在被流量忽視時的沉淀。
2020年,帶著“自己是否還適合當演員”的疑問,曹駿登上了《演員請就位》的舞臺。
盡管初評成績墊底,但在《白蛇人間》中飾演禁欲書生時,他眼尾泛紅、0.5秒落淚的畫面深深打動了導師爾冬升,當場遞上名片并評價其眼神“充滿故事感”。
這份認可成為他演藝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同年,他在《海的盡頭是草原》中飾演內蒙漢語老師李德夫,憑借謙遜柔和的氣質征服了觀眾。
這也讓《無憂渡》導演組注意到了這位實力派演員。
最初導演組只安排了5天的檔期給曹駿。
沒想到他在第一場戲中就展現了非凡的演技。
將“尋親失敗的失落”與“路遇孩童的溫柔”演繹得層次分明。
連瞳孔顫動的細節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當他持槍側身登場時,那神似《寶蓮燈》中舅舅“二郎神”的經典姿勢瞬間喚醒了觀眾的記憶,彈幕沸騰。
導演果斷決定追加7場戲。
武術指導也感慨道:“現在很多年輕演員拍武戲依賴特效,而他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實打實的童子功,這種功底太難得了。”
從“沉香”到“子空”,他用28年完成了從童星到實力演員的蛻變。
被流量遺忘的“硬實力”
在成為“子空”之前,曹駿的演藝之路早已歷經波瀾。
1996年的上海少年宮,8歲的曹駿憑借翻跟頭的利落勁兒,被《真命小和尚》劇組相中。
他穿上僧衣站在鏡頭前,機靈的模樣躍然屏上,一舉一動之間透著習武多年的干脆利落。
這部在新加坡和東南亞同步播出的劇集,使他一舉成為第二屆亞洲電視節最年輕的新人獎得主。
“小和尚開心”的光頭形象,深深烙印在一代人的童年記憶中。
之后,曹駿的演藝之路順風順水,堪稱“天才童星”。
拍攝《九歲縣太爺》時,他在40℃的高溫下穿著三層戲服吊威亞,落地時后頸被鋼絲劃出血痕,卻一聲不吭,咬牙堅持拍攝。
16歲出演《寶蓮燈》時,他每天凌晨4點起床戴頭套,一戴就是18個小時。
發際線處的皮膚過敏紅腫,他也堅持不用替身,親自完成所有武打戲份。
當“沉香”舉著開天神斧劈開華山的那一剎那,全國觀眾記住了這個眼神堅毅的少年。
該劇以9.1%的收視率,成為央視神話劇的巔峰之作。
然而,命運的轉變來得猝不及防。
2005年,曹駿做出一個震驚業界的決定。
他推掉多部戲約,考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表演系,希望系統學習表演。
在學校里,他全身心投入到學業和武術訓練中。
為拆解《臥虎藏龍》中的打戲鏡頭,曹駿手抄大量武術筆記,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但他沒料到,娛樂圈的規則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10年后,隨著流量經濟的興起,少年感的外貌從童星標簽變成了戲路的枷鎖。
演少年角色,別人嫌他年齡太大。
演成年角色,又被人說“缺乏男友力”。
5年間,他跑了200多個劇組,卻只能在《魔幻手機2》等劇中飾演N番配角。
最艱難的時候,他在某網劇中扮演女主的初戀,全程只有兩個鏡頭,卻要在零下10℃的雪地里光腳拍攝整整一天。
收工時,劇組開玩笑說他比群眾演員還努力,可惜紅不了。
沒人知道,他在保姆車里貼膏藥時,手機屏保還是《寶蓮燈》的劇照。
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記真功夫”。
行業重新評估實力派
曹駿的爆紅,帶來的不僅僅是個人的逆襲,更是在娛樂圈掀起了層層波瀾。
《無憂渡》播出后,淘寶上“玄鐵槍”“古裝束發帶”的搜索量周漲幅達300%。
不少觀眾發現,37歲的曹駿穿上古裝,比20歲時更多了一份“少年俠氣”。
這種難得的少年感,源自他12年來始終如一的自律。
每天堅持1.5小時的武術訓練,拒絕一切碳酸飲料。
在行業層面,曹駿的成功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過去,某頂流團隊在拍攝打戲時要求使用8個替身。
現在,曹駿的實拍片段成為了行業的標桿。
那些以往只看重流量數據的投資方,也開始重新審視“實力派”的價值。
這種行業風向的轉變不僅體現在國內制作理念的革新,更通過作品傳播引起了國際市場的關注。
曹駿參演的《山河枕》《凡人修仙傳》等劇的路透曝光后,外網評分高達8.9,海外華媒稱他為“內娛新生代最后的打星”。
三年前爾冬升的預言“市場會重新需要好演員”,如今被無數網友翻出,奉為“行業圣經”。
這場逆襲的背后,是觀眾對“真功夫”的強烈渴望。
而曹駿那句“演員的保質期是對角色的虔誠”,正是他在低谷期堅持的寫照。
為了演好《珠江人家》中的粵劇旦角,他剃光頭拜師粵劇大師,三個月練壞了7雙水袖。
拍攝《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扶貧干部時,他在農村駐村15天,曬黑了三個色號,還學會了當地方言。
這些在流量時代看似“笨拙”的努力,卻成為了他最耀眼的勛章。
如今的曹駿,依然保持著“娛樂圈原始人”的生活節奏。
微博半年才更新一次,內容大多是讀書心得。
面對八位數的直播簽約費,他婉言謝絕,直言想專心把每個角色演成經典。
當《無憂渡》的熱度漸漸消退,留在觀眾心中的,是他行云流水般的武打招式,是微表情中蘊含的層次感,更是一個演員對職業的敬畏與熱愛。
結語
從“沉香”到“子空”,曹駿用28年的演藝經歷證明:在這個快速更迭的娛樂圈,時間或許會暫時遺忘努力,但真功夫永遠經得起考驗。他的逆襲不僅是個人傳奇,更預示著“去流量化”時代的到來。當越來越多的觀眾開始為演技買單,當行業重新重視“實力派”的培養,屬于好演員的時代,才剛剛拉開序幕。
參考文獻:1.上觀新聞:《專訪曹駿:8歲入行,16歲演<寶蓮燈>,我喜歡演員這個身份》2023-11-082.封面新聞:《童年白月光“殺”回來了!專訪曹駿:從沉香到子空,一直在路上》2025-05-013.大眾新聞:《“情懷需實力兜底”,解析曹駿緣何霸榜》2025-05-0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