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21次登上春晚,幾乎年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幽默風趣的小品把人逗得哈哈大笑,“趙本山小品”更是一度成為了春晚的代名詞。
然而,從2012年開始,趙本山就退出了春晚,春晚上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他的身影。
對于趙本山退出春晚的原因,外界可謂是議論紛紛。
那么,當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能讓連續(xù)21年榮登春晚的老戲骨毅然退出?
?——【·兩人的“恩怨情仇”·】——?
事到如今才知道趙本山的退出與當時的春晚總導(dǎo)演離不開關(guān)系。
這位導(dǎo)演名叫哈文,1995年才進入央視電視臺工作。
起初她也只是從基層做起,憑借著自己扎實的功底和勤奮努力的態(tài)度,第二年就獲得了“中國新聞獎”,從此在央視站穩(wěn)了腳跟。
1998年她和丈夫李詠開啟了“夫妻檔”生涯,兩人一個策劃一個主持,也給觀眾帶了不少的歡樂。
可以說哈文是有點天賦和實力在手上的,多部爆火欄目也讓央視注意到了她。
2012年,央視誠心邀請哈文擔任2012年龍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總導(dǎo)演。
這對一直身處綜藝欄目的哈文來說還是有不小難度的,不過她并沒有退縮,毅然決然地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wù)。
不過此時的表演名單都已經(jīng)定下了,哈文沒有參與選節(jié)目的環(huán)節(jié),只策劃了時間管理以及總體把控。
春晚效果很好,于是2013年哈文繼續(xù)擔任總導(dǎo)演的職位,由她全權(quán)負責。
這次哈文終于可以大展拳腳了,她決定為這臺傳統(tǒng)的晚會注入新的活力。
只是趙本山成了“炮灰”。
1990年是趙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地道的東北口音一下子抓住了觀眾們的興趣,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趙本山也成了春晚的常客。
他不僅自己火,還帶出了一堆徒弟,以至于后面還組建了個本山傳媒。
對于突然的退出春晚,有人說是他老了,畢竟春晚的節(jié)目都是要提前好幾個月就要準備的,改劇本、排練都要消耗不少精力。
不過也有人懷疑是這幾年趙本山太火了,招人嫉妒被封殺了,還有人說他賺夠了錢不愿意折騰了,總之是說什么的都有,就是沒人想到哈文身上。
?——【·“三把火”·】——?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哈文就把那些傳統(tǒng)環(huán)節(jié)砍掉了不少,比如賀電環(huán)節(jié)、零點報時等等。
理由是:“網(wǎng)絡(luò)時代,誰還看賀電?太老土!”事實證明這一改,年味淡了不少。
第二把火,便把不少老將請下了場,邀請了大量新人上位。
理由則是給舞臺注入點“新鮮血液”。
這第三把火,也是她砍得最狠的一刀,她希望小品不只是逗樂觀眾,更重要的是要傳遞正能量。
不僅要有深度、有內(nèi)涵,還要反映當下社會的熱點新聞,說完這些規(guī)定她表示沒有理由,這是必須遵循的。
對此她還對節(jié)目審核進行了嚴格把控,而這第一個遭殃的就是趙本山。
要知道趙本山的小品風格一直是以搞笑、接地氣為主的,他最擅長的就是在生活中找靈感,為了追求喜劇感也會對社會現(xiàn)象略帶調(diào)侃。
這樣看來對于哈文想要的“正能量春晚”,顯然有點格格不入了。
但一開始,趙本山也并沒有反駁什么,說起來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越來越發(fā)達,不少青少年也都開始慢慢接觸起了網(wǎng)絡(luò),肯定內(nèi)容不能太低俗。
為此趙本山也將原本準備好的劇本又重新改了一遍又一遍,但始終沒改到哈文想要的樣子。
?——【·矛盾徹底爆發(fā)·】——?
在趙本山最后一次遞本子的時候,哈文又直接否決了,說:“內(nèi)容太低俗了,還得改。”
趙本山壓著火問:“改哪?”
哈文指著趙本山精心設(shè)計的環(huán)節(jié)說:“都改。”
這下趙本山忍無可忍:“這改了包袱都沒了,還有啥意思?觀眾還看啥啊?”
哈文寸步不讓:“春晚不是你們東北二人轉(zhuǎn),不能光圖樂呵。”
趙本山聽到這話直接氣炸了,摔門出去對外說了句:“以后春晚有我沒她,有她沒我!”
從此他便真的沒再上過央視春晚。
其實對于趙本山來說,離開春晚心里肯定是不舍的,可對于哈文的要求他也是真的做不到。
趙本山不懂明明一年到頭來大家都已經(jīng)很累了,好不容易到了舉國歡慶的好日子為什么還要被“教育”一番。
而且“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最重要的難道不就是“歡”字嗎?
趙本山也不是寫不出正能量的劇本,只是在他心里,他的職責就是讓大家開心,最起碼在他演繹小品的這段時間里大家是沒有煩惱的。
在后面的采訪中,趙本山也直言道:“一個作品最讓人不舒服的點就是你在教育人的時候,那是最累的。”
后來春晚被哈文這么一改革,收視率直線下降,觀眾直吐槽沒意思。
2015年后,哈文的改革被緊急叫停,她也退出了春晚。
而趙本山呢?
他回到了東北,帶著徒弟們專心拍《鄉(xiāng)村愛情》,演遼寧春晚,照樣火的一塌糊涂。
其實,本質(zhì)上也就是兩人理念不同罷了。
哈文認為春晚是國家級晚會,就必須要“高大上”且有教育意義,才能顯示央視的不同。
趙本山則認為老百姓辛苦一年,就該樂呵樂呵,整那些虛的有啥用?
至于誰對誰錯,答案都藏在觀眾的反應(yīng)里。
那么,大家又怎么看呢?歡迎評論區(qū)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