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方極端熱浪再擴展,局部氣溫沖上43度
5月20日,北方多地繼續(xù)被強烈高溫籠罩,高溫范圍在華北和西北地區(qū)東部進一步擴大,熱浪甚至延伸到渤海南岸以及京津冀中南部地區(qū)。監(jiān)測數據顯示,截至當日下午14時,河南林州氣溫已經飆升至41.6℃,繼續(xù)穩(wěn)居全國高溫榜首位。而在河北、山東、湖北、陜西、山西等地,最高氣溫也普遍突破39℃,局地更是直逼或超過40℃,例如山西臨汾、朔州以及內蒙古鄂爾多斯等40多個國家氣象站的氣溫都刷新了各自5月的歷史最高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午后還有2小時左右的升溫空間,意味著當天可能再次有上百個氣象站打破5月高溫紀錄。不僅是氣溫的高度驚人,地表溫度在陽光直射下也迅速飆升至70℃以上,柏油路發(fā)軟、人行道燙腳,一些城市的戶外金屬設施甚至達到不可觸碰的程度。這次高溫不再是零散打卡式熱浪,而是一種持續(xù)性、范圍廣、強度大的系統(tǒng)性干熱過程,堪稱近年來5月罕見的極端天氣。
二、三大原因聯手,促成今年最強5月熱浪
這輪北方高溫為何來勢如此洶洶?歸根結底,是三個關鍵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是暖性高壓脊強勢控場。這輪高溫天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暖高壓脊壓頂,即高空層大范圍暖氣團穩(wěn)定滯留,不僅使空氣下沉變暖,還持續(xù)三天牢牢控制著我國北方。與一般的天氣系統(tǒng)不同,高壓脊的穩(wěn)定讓大氣上下對流受限,地面熱量積聚難以釋放,導致地表持續(xù)升溫,形成熱蓋效應。
其次,是干熱氣團實力爆表。從5月16日起,新疆吐魯番東坎站氣溫已經達到44℃;到了5月19日,河南林州更是以43.2℃打破了當地5月高溫紀錄。如此強勢的干熱氣團在5月出現極為罕見,不僅直接抬升了溫度,還在20日至21日向西部地區(qū)反推,影響擴大至陜西、山西等地,整個華北、黃淮一帶瞬間被火爐模式覆蓋。
第三,是晴空輻射強烈、空氣通透度極高。這與前期一股冷渦系統(tǒng)有關——它帶來了一輪較為徹底的干冷空氣掃蕩,使得西北、華北、華中和華東地區(qū)水汽大幅減少。干燥的大氣條件非常有利于陽光直射地表,使太陽輻射無阻穿透,進一步助推氣溫飆升。也就是說,這次高溫并非單純依靠一個因素,而是天空晴、地面干、氣團熱三位一體,共同造就了這個5月的熱力巔峰。
三、高溫應對措施緊急提醒,農業(yè)與干旱防御需跟進
這輪高溫過程屬于典型的干熱型,與南方常見的悶熱潮濕型有所不同。干熱意味著空氣濕度低,人體散熱快,但也更容易因忽視防護而曬傷、脫水,甚至出現熱射病。因此,防暑重點在于三個方面:
一是防曬護膚。紫外線指數非常高,建議外出時佩戴遮陽帽、太陽鏡,使用防曬霜,同時盡量避免在午后高溫時段暴曬。二是及時補水。干熱天氣下身體水分蒸發(fā)加快,喝水要主動、頻繁,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三是小心地表燙傷。尤其是兒童、老人,出門時務必注意地面高溫,避免赤腳踩地或直接接觸暴曬后的金屬器物。在農業(yè)方面,需特別警惕干熱風帶來的危害。這類高溫天氣會迅速抽干作物水分,尤其是小麥、玉米等正處于生長期的農作物極易受到傷害。建議各地農業(yè)部門及時組織澆灌,并關注氣象信息做好田間管理和抗旱預案。
就干旱形勢而言,目前陜西、河南等地已出現較大范圍的氣象特旱區(qū),這次高溫或將加劇土壤干旱,對農田和生態(tài)都將產生更大壓力。但好消息是,根據預期,5月22日以后將有一次較為明顯的降溫降雨過程影響這些區(qū)域,有利于緩解旱情。因此,需及時關注雨情發(fā)展,積極準備人工增雨等措施,爭取抓住緩解旱情的機會。
從生活用水角度看,目前供水系統(tǒng)運轉正常,大規(guī)模斷水風險較低,居民無需囤水,但節(jié)約用水仍應持續(xù)堅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面對早早登場的極熱模式,從普通居民到農業(yè)生產、城市管理都要提高警惕,提早布局,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更上一層臺階的極端高溫挑戰(zh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