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謠言,像是長了翅膀的謊言,飛得快,傷害深。
"大鬧機場"說法有誤,當事人稱:20:48截止登機。機場與航司均未回復!
網上熱傳的“母子大鬧機場”事件,結果當事人站出來說,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看完新聞,我心里就一個想法:咱們是不是太容易被一段視頻帶節奏了?
5月17號晚上,李女士和朋友開車把表弟送到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表弟是要趕ZH8356次航班去鄭州考個技能資格證。
李女士說,他們20:26左右就到了機場,想著時間還挺寬裕。
機場那邊還說可以走快速通道,結果到值機口,深圳航空的工作人員卻說不行,不能再辦理了。
李女士有點懵,她說以前都是提前半小時到就行,這次怎么就卡得這么嚴?
工作人員堅持說得提前40分鐘,倆人一來一回,時間就這么過去了。
其實機場早在2023年8月1號就發過通知,國內航班值機截止時間從起飛前45分鐘改成了40分鐘。機場客服也跟媒體確認了,現在還是這個規定。
被拒絕后,李女士的表弟想和航空公司領導打電話溝通,電話里還聽說有三個人沒登機。
可工作人員說,能不能讓進得看情況,但自己不想擔責任,所以還是不讓登機。
到20:32,李女士表弟溝通無果,給李女士打電話。
李女士趕緊跑到柜臺,怎么說都沒用。她說自己當時急得跪下了,因為表弟要是錯過考試就得再等一年。
她還說,工作人員蹲下跟她說“你上哪投訴都沒用”,這話讓她徹底崩潰。
后來,機場的警察來了,幫著查了查有沒有第二天的航班,結果也沒查到合適的,李女士他們只能離開機場。
本來這事兒到這兒就算完了,結果當天晚上就有網友發了個視頻,說什么“母子錯過航班大鬧機場,耽誤了孩子公務員考試,媽媽不愿意打車所以來晚了”。
這視頻一傳,網上立馬炸鍋,大家都在指責李女士。
5月19號,李女士不得不出來澄清,說自己和表弟是表姐弟關系,不是母子,表弟也不是考公務員,是考技能證。
她還說,網上說的那些都不對。
深圳航空公司這邊也有說法,他們跟李女士通話時說,航班正常截止辦理時間是20:25,李女士表弟其實是20:38才到柜臺,已經晚了13分鐘,這個時間是調監控查出來的。
航空公司還說,另外兩名沒登機的乘客,其實早在系統截止前就辦好值機了,所以能在20:48、20:49登機。
李女士不認這個說法,她堅持說表弟是起飛前40分鐘到的柜臺,時間上來得及。她覺得航空公司是在推卸責任。
5月20號,李女士又跟媒體說,希望航空公司能重新調查。
因為這事兒,她還被網暴了,考慮要不要追究視頻發布者的法律責任。
她也明白維權挺難的,只希望網友別再罵他們了。
中國新聞周刊聯系了機場和航空公司,但到現在也沒收到回復。
視頻發布者倒是把視頻刪了。
——有網友說:“現在網上的視頻太多了,咱們看到的往往只是片面。別一看到視頻就跟著罵,得多想想。”
——還有網友說:“航空公司說有監控,那就拿出來看看唄,13分鐘到底誰說的對?”
這事兒看下來,我覺得有幾點挺值得琢磨。
第一,發視頻的網友沒搞清楚就亂說,什么母子、什么公務員考試,全是誤導。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隨手一發可能給別人帶來大麻煩。
第二,關于那13分鐘的時間差,航空公司說有監控,李女士說自己沒晚,這事兒其實挺好查的。要是有證據,直接拿出來給當事人看,大家心里都服氣。
第三,服務行業的溝通方式也很重要。李女士下跪確實有點沖動,但如果工作人員真說了“你上哪投訴都沒用”,這話確實不該說。
遇到急事,誰都容易情緒激動,服務人員多點耐心,事情也許就不會鬧大。
最后,網絡暴力真得不得了。不管誰對誰錯,動不動就全網開罵,誰受得了?咱們每個人都得管住自己的手,別讓網絡成了傷人的工具。
這事兒說到底,還是希望機場和航空公司能把話說清楚,給當事人和大家一個明白的交代。
你覺得呢?是航空公司太死板,還是乘客確實來晚了?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周刊2025年5月20日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