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華南理工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學生正在調試無人機設備。
②華南理工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學生在實驗室開展試驗。受訪單位供圖
編者按 日前,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增列低空技術與工程、時空信息工程等29種新專業。為此,本報推出“關注新增專業”系列報道,聚焦此次增設的新專業,解析其與科技發展前沿、產業發展趨勢之間的聯系,探討如何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
◎科技日報記者 葉 青
近日,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增列29種新專業。華南理工大學等6所高校增設的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備受關注。今年9月,華南理工大學的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將迎來首批本科生。
“通過開設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高校能夠及時培養行業所需的專業復合型人才,助力完善低空經濟的產業鏈布局,推動創新應用的落地,為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創新動力與人才保障。”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叢楊表示。
與當地經濟發展相匹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作為國家低空經濟試點的重點區域,廣東省以及各地級市已發布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去年,《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推動形成低空制造和服務融合、應用和產業互促的發展格局,打造世界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高地;《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推動廣州成為國內首個載人飛行商業化運營城市。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形成較為完備的低空產業鏈,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尤其是深圳、廣州、珠海等地,聚集了一批無人機、航空電子等領域企業,如大疆、億航、小鵬匯天等。低空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相關領域對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
“學校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是培養工科人才的基地。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的設立,正是為了積極響應廣東省構建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求。該專業與廣東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需求高度契合。”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羅家祥說。
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是一門融合了低空運動體優化設計與綜合運用、低空通信與交互智聯、復合導航與自主感知、協同決策與智能控制、低空運行與安全管理等多個前沿技術領域的新興專業。該專業聚焦低空經濟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航空、通信、電子、控制、機械、交通、人工智能、管理等相關學科知識,培養低空領域設計、研發與管理人才。
華南理工大學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在今年招收首批本科生時,將與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合并成“AI與低空技術”工科試驗班。該試驗班共招生170人。學生入學后,在大一學年末可根據個人意愿進行專業分流。
叢楊指出,當前發展低空經濟還有許多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需要突破。一方面,要加強低空經濟領域產學研結合,滿足低空產業需求,服務國家戰略;另一方面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技術創新。
培養跨學科復合型人才
在人工智能迅猛發展的當下,華南理工大學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的設置特別強調了人工智能與低空應用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技術強大的數據處理、智能學習、智能決策能力可突破低空運載與運營管理的瓶頸,為低空領域應用帶來質的飛躍。低空智慧物流、低空緊急救援、低空植保、低空巡檢、低空載人飛行等低空創新應用場景,對智能控制、智能感知、智能運營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有著迫切需求。”羅家祥介紹,“在設置專業課程時,學校開設了人工智能導論、人工智能基礎、人工智能在低空技術中的應用等階梯式課程。”
此外,低空經濟產業鏈條長、技術含量高,對人才的創新要求極高。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是一門新興學科專業,如何使人才培養與需求相匹配?為此,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先后調研了接近20家企業。根據調研結果,學院提出應培養知識全面,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的跨學科復合型創新人才。
由于該專業涉及的領域范圍更廣、應用場景更新、技術應用更加綜合,華南理工大學要求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學生開展跨學科學習,鼓勵學生結合自身興趣,選修通信、交通管理等方向的課程。學校構建涵蓋低空經濟全方位的知識體系,為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支持。
“我們在制定學生培養方案時,充分考慮了上述要求。我們構建了跨學科的知識體系,涵蓋自動控制、通信、飛行器設計、材料等領域,并且著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強調學中做、做中學。”叢楊說。
華南理工大學在新專業的培養計劃中明確提出,強化實踐教學,通過項目驅動、實驗和實訓課程,學生將參與低空飛行器、感知系統、控制系統的設計、裝配、調試和測試,提升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這也意味著,華南理工大學將在真實的應用環境中培養低空經濟人才,讓人才與產業需求不脫節。
探索產教融合教學模式
根據中國民航局數據,到2030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5萬億元;到2035年將進一步攀升到3.5萬億元。由此可見,低空經濟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缺口將進一步加大。
“我們將在校內組建一支跨學科團隊,團隊成員由具有自動化、交通、通信、機械、材料等相關學科背景的教師組成。同時,我們將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優勢,探索產教融合培養機制,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產教融合教學支持。”叢楊表示。
例如在實驗教學方面,除了利用學校和學院已有的基礎實驗室,華南理工大學還將為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配備先進的實驗設備和實驗室,確保學生有良好的實踐環境。
記者注意到,華南理工大學對該專業的學生還設定明確的實踐要求,學生需完成4學分的創新創業項目。這意味著,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學生在取得本專業教學計劃規定學分的同時,還必須參加國家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廣東省創新創業訓練計劃、SRP(學生研究計劃)、百步梯攀登計劃,或者一定時長的各類課外創新能力培養活動,如學科競賽、學術講座等。
華南理工大學始終將就業作為“一號民生工程”,依托人才培養質量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地緣優勢,其高畢業去向落實率、高就業質量、高滿意度一直是學校的“金字招牌”。
對這一新專業的就業前景,華南理工大學充滿信心。“畢業生可以投身飛行器制造、飛行器創新應用、空域規劃、智能交通等核心領域,或進入國內外頂尖高校深造。”羅家祥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