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秦國玲
作為山東省近代醫學教育的源頭和發端,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正以百年醫學教育底蘊為根基,以數字技術為引擎,構建起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職教體系。這所擁有三個校區的百年學府,通過“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創新、“產教科綜合體”平臺搭建,持續輸出“濰護范式”,已為社會培養各類衛生技術人才10萬多名。
數字賦能重構護理教育場景
走進護理專業的實訓中心,VR頭顯設備將學生瞬間帶入事故急救現場。設備通過180度環幕投影、觸覺反饋手套與智能模擬人構建的“觸覺-視覺-聽覺”多維度沉浸場景,學生通過“虛實融合”的教學模式,身臨其境感受急救的“高能現場”,實現了傳統護理教學革命性突破。
“我們打造‘理—虛—實’融合教學模式,創建個性化智慧教學環境。”護理系教師李獻介紹,學院創新構建的護理“1+N”人才培養體系,已開設母嬰護理、老年護理等特色方向,形成臨床型、管理型等四類人才精準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鍛造口腔醫學高地
學校傳承“篤志博學 醫精德誠”的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口腔系—市重點實驗室—口腔醫院”產教科綜合體,不僅多項科研成果榮獲省市科學進步獎,各種口腔醫學技術專利更是多達20多項。
口腔系系主任楊志麗介紹:“我們現在所在的濰坊牙科醫院成立于1995年,前身是山東省益都衛生學校口腔門診部,年均接診量超過1萬人次,我們專業的同學們就是在這里進行實訓,這里的醫生全部都是我們學校的老師,真正的實現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這種產教科綜合體教學模式全國領先。”
守正創新激活中醫傳承密碼
“其實天和地有它自然的運行規律,我們知道的就是個春夏秋冬,其實它有更詳細更規律的,那個規律就是天五地六,就是形成了這個規律就叫五運六氣。”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李宏,不僅專家號一號難求,作為學校中醫系專注于五運六氣理論與臨床應用的老師,她的課堂也總是座無虛席,“我們講的課就是自編的教材,教課的過程當中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來逐步的調整這個課程。”
據悉,中醫系依托“中醫系—山東省五運六氣研究基地—附屬醫院”的校產互促共融平臺,積極與企業、產業合作。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共享互補,還把產學研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打造出內外雙循環的“中醫產教科綜合體”。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始終秉承“為醫學儲人才,為人類謀健康”的辦學宗旨,以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為發力點,把專業建在服務群眾的一線,專業鏈精準對接產業鏈,下一步,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將聚焦醫養健康產業需求,專注人民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扛牢健康山東建設使命,為更好濰坊建設貢獻濰護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