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5月19日,學校與華為舉行“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2.0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暨項目運營研討會。副校長王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所長寇文參加簽約儀式。
王泉在致辭中表示,在雙方通力合作下,基地的產教融合項目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效,形成了具有西電特色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機制和創新創業生態。希望雙方在前期良好的共建基礎之上,在未來三年繼續深化產教融合廣度和深度,共同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培養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寇文代表華為對西電的長期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西電學科布局與華為技術戰略高度契合。近年來,西電畢業生入職華為人數逐年增長,雙方在課程共建、師資建設、創新創業等方面合作已結出碩果,“智能基座”2.0項目將拓展至更多技術方向,期待雙方合作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產教協同的創新范式。
本科生院院長蘇濤和華為高校與科研人才發展部部長曹新方代表雙方簽署2.0合作協議。
蘇濤總結了西電-華為“智能基座”1.0階段項目工作成果:共建27門課程覆蓋學生超過12000人,在課程教材、師資培養、創新創業活動方面都有豐碩的成果。
曹新方介紹了西電-華為“智能基座”2.0階段合作規劃,將在前期鯤鵬、昇騰、華為云等方向合作基礎上,繼續加大投入,拓展鴻蒙、通用軟件、EDA等更多關鍵技術領域的新項目。
會議表彰了在西電-華為“智能基座”項目建設和教學實踐中涌現的7位“智能基座棟梁之師”教師代表——王小兵、陳勉、徐悅甡、谷裕、曹震、劉剛、楊剛,以及3門“智能基座金課”——《程序設計基礎課程設計》《自然語言處理》《網絡通信基礎與實踐》。
2024年度“智能基座全國優秀教師”獲得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王小兵就合作課程融入優秀經驗進行分享。
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集成電路學部微電子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本科生院、雙創學院、校團委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和合作課程教師代表參加簽約儀式和研討會,并就2.0項目合作內容和落地途徑進行了深入座談。
背景鏈接:
“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是由教育部、華為于2020年底聯合發起,首批布局72所高校,旨在深化信息技術領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協同創新,著力構建以信息技術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為基礎的產業和與人才生態?!爸悄芑?.0項目于2023年9月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正式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