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截止到去年的最新研究報告可知,從2019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在全球造成了較大規模影響,經濟損失累計高達22萬億美元。
本來2024年新冠在國內已經差不多控制住了,所有人都認為疫情就這樣過去了,可情況似乎沒有朝著人們的預期發展,疫情似乎又卷土重來了?
從今年4月份開始,全國各地門診都陸續接到新冠患者,但是因為現在已經有對新冠病毒的專業治療,大眾對于該信息并沒有太多關注。
近期之所以讓大家開始重視這件事情,是因為知名歌手陳奕迅確診新冠并且暫停了演出。
對此有醫生呼吁稱:新冠感染上升,建議大家1少用,2少吃,3要躲,4要做,千萬別大意了。
一、新冠病毒為何會卷土重來?
實際上,新冠病毒是一直在不斷變異,變異后的病株在傳播方面會比常見的病株要傳播的廣。
再加上四月末五月初氣溫回升,人們外出聚會的頻率增加,這就給新冠病毒更好的傳播機會。
國家早期給人們接種的疫苗,在當時能夠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
但是現階段病株變異,疫苗的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現階段人體內的抗體可能沒有辦法防御和抵抗如今流行的變異株。
根據現階段全國對于醫院門診中新冠陽性概率的調查,從4月份以來,概率從原本的7.5%漲至16.2%。
雖然呈現上升趨勢,但是根據專家預測加上現有的防護手段,并不會導致大規模的爆發。
而且根據已經公布出的材料顯示,和2019年原始毒株相對比,現在的變異株的致病性遠沒有其嚴重。
無論是從感染力或者感染后的病癥都有所減弱,尤其是重癥比例大幅度降低,重癥率根據專家估計不會超過歷史峰值。
同時現階段我國已經研發出7種抗病毒藥物,并且相關的醫療資源儲備也非常全面且豐富。
幾年間積累的大量的經驗,而且絕大多數人都對新冠癥狀非常熟悉,在需要采取防護措施的時候一定能夠有序的展開。
二、之前的新冠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根據統計可得,在2019年末爆發的新冠疫情截止到2021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2600萬人。
很大一部分感染者在痊愈后也留下了后遺癥,長期的呼吸困難,渾身無力并且往往伴隨著心血管疾病的。這是因為患者在患病期間其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以及一些神經系統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這些損傷有些是可逆的,有些是不可逆的。
根據患病人的年齡不同,后遺癥也存在著差異,就比如18歲以下的青少年等感染后痊愈身體的腎臟和心臟等方面會出現問題。
大部分人的后遺癥都屬于輕度癥狀,想要讓身體的病癥緩解主要還是需要依靠自身的鍛煉調節。
醫生建議在痊愈后每天適量的進行有氧運動,同時還要注意飲食和休息,補充高蛋白食物控制酒精以及高油高鹽的攝入并且密切的關注身體的恢復,如果有任何不適及時去醫院檢查就醫。
三、現階段感染后的癥狀
變異后毒株感染后的癥狀實際上還是因人而異,不同人,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亦或者不同體質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癥狀,不過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呼吸系統方面
呼吸系統方面主要表現為咽喉疼痛難耐,咳嗽是常見的外在表現形式。
之前有不少網友在網上分享了自己感染后嗓音嘶啞的視頻,嚴重的已經無法發出聲音,就連飲水吞咽食物都會給咽喉帶來不適。
該癥狀最初變現為干咳,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從干咳轉變為咳嗽伴有濃痰,最終嚴重的可能導致呼吸困難。
2.消化系統方面
大部分患者在患病之后經常伴隨著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點的吃飯喝水的過程中出現反復干嘔,胃腸道不適,感到惡心嘔吐。
同時兒童等年齡較小的患者大部分還伴隨著腹瀉等問題。
3.神經系統方面
患者感染后病毒入侵體內,免疫系統中-釋放出的一些促炎因子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經血管系統,引發患者頭痛難耐。
同時還會引起患者味覺或者嗅覺一定程度上喪失。
4.皮膚屏障方面
少數患者會出現一些皮疹等癥狀,主要還是病毒對免疫系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5.全身各個部位
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出現全身發熱,高燒或者低燒不退的情況,同時伴隨著冷戰及渾身冒冷汗。
全身的力氣喪失,身體變的遲鈍且虛弱,關節肌肉變得酸痛難忍。
四、新冠來臨,普通人應該如何
下面四點用來回答,實際上并不需要太擔心疫情是否會擴大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因為我國已經有了充足的對抗疫情的經驗。
1.少用
減少對公共產品的使用,因為病毒是可以通過物體傳播的。
在公共場所中很多東西表面很少進行消毒,如果有攜帶新冠病毒的患者接觸了,那么可能會傳播給更多的人。
像是出門乘坐電梯的電梯按鈕,出入門的門把手這些都會存在健康隱患。
建議近期隨身攜帶酒精噴霧或者濕巾,處于公共場所最好不要直接觸碰公共物品,有條件可以帶上一次性手套來避免直接接觸公共物品。
最重要的是觸摸公共物品后及時清洗雙手。
平日里請勤洗手,注重個人衛生,家中要經常開窗通氣。
2.少吃
飲食習慣往往和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為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來對抗病毒,最好對飲食和作息進行調整。
要避免攝入一些高油高糖的食物,像是油炸類食品,精致甜點之類的避免多吃。
因為攝入過多可能會造成高血糖高血脂,對身體不好的同時降低了自身的免疫系統,這樣在疫情來襲知之時可能會加重感染的概率。
所以平日要保證多吃綠葉蔬菜和水果,還要攝入一些堅果以及膳食纖維,補充維生素增強抵抗力。
3.要躲
一開始我國面臨新冠疫情的時候是居家隔離避免多人聚集增加新冠的傳染性,現階段也是如此。
要盡量避免參加集體性活動,比如音樂會,大型集體活動等,也不要去酒吧舞廳之類人多且相對密封的地方。
建議錯峰出行,盡量去一些人少的,空間比較開闊的地區。
注意一點不要長時間在外面逗留,盡量呆在家中。
如果身體不適,需要前去醫院時,必須做好最低的防護手段,帶上口罩并且進行消毒。
4.要做
要做到藥物儲備。
我國現階段已經批準并且生產了七種抗新冠病毒藥物,像是癥狀較輕的處于疫情前期的患者可以進行服用該藥物來達到降低該病毒達到嚴重程度。
要做到隨時注意自身以及家人的健康隱患,家中常備體溫計以及抗原自測。
如果身體出現不適,比如發燒,咳嗽,身體疼痛等癥狀,請立刻進行自測,及時就醫。避免以為只是普通感冒發燒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拖到最后病情加重。
同時要及時關注家中老人以及小孩的身體狀況,因為這兩類人都是容易感染病毒并且愈合時間緩慢的類型,所以需要該段時間定期進行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避免在感染后沒有及時治療而耽誤了進程。
這一次的新冠疫情卷土重來,看似氣勢洶洶,實際上盡在掌握。
之所以要人們注重防護,是因為前幾年的新冠疫情造成了不少人的免疫力下降。
同時變異病株雖然總體上來看致病力并不強,但是還是需要注意之前疫情中感染痊愈的人的二次復陽以及多次感染,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現階段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增強個人的監督防護,對于高風險人群的科學保護。
結語
新冠病毒給我們人類敲響了一個警鐘,因為其傳播性和破壞性,只有個人,家庭,國家以及全人類共同努力才能戰勝該病毒。
在當下,我們應該做到注重防范個人衛生以及時刻關注新聞播報,不要產生恐慌心理,以健康的身體迎接端午節的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