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為廣告信息
雖已入夏
氣溫回升,但溫差較大
仍然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
記者從七星關區人民醫院感染科了解到
近期該院接診的水痘、手足口病等
傳染病患者明顯增多
該院醫生范琴菊介紹
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包括流感、麻疹、水痘
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水痘是什么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俗稱“見面傳”,人群普遍易感。流行高峰為每年3至6月、11月至次年1月,需引起各位家長注意。臨床表現主要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感染對象主要為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主要經呼吸道和接觸傳播,其傳染性較強,易在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聚集性疫情,應注意防范。
水痘和帶狀皰疹患者是主要傳染源,通過空氣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皰疹液傳播。傳染期通常從出疹前1—2天開始到所有皮損干燥結痂為止。潛伏期約為10—21天(通常為14—16天),約半數兒童在皮疹出現前24—48小時,會出現發熱、不適、惡心、頭痛等癥狀,皮疹出現后24—72小時,全身癥狀明顯。
皮疹通常先出現在頭皮、面部或軀干,逐漸延至四肢,呈分批出現、向心分布的特征。皮疹初期為紅色斑疹,后轉為丘疹、皰疹、痂疹,24小時后可見各型皮疹。新發皮疹在1—7天內相繼出現。
如何治療
畢節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科長吳健介紹: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可引發兩種疾病:初次感染引起水痘,多見于兒童;水痘痊愈后,部分病毒會潛伏在人體的神經根內,當人體免疫力降低時再激活引起帶狀皰疹,易發于腰腹部、胸背部和頭面部,疼痛明顯,俗稱“纏腰火丹”,常見于老年人。
可進行對癥治療,如發熱、頭痛等癥狀,可給予解熱鎮痛藥對癥處理。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對于重癥患者或有并發癥的患者,要到醫院請臨床醫師開具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皰疹部位可外用爐甘石洗劑、雷夫努爾氧化鋅糊劑等止癢。
如何預防
首先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手段,按照免疫程序,一共接種2劑。12月齡—24月齡接種第1劑,4歲—6歲接種第2劑。未完成2劑者,補齊2劑(≤14歲人群兩劑至少間隔3個月,≥15歲人群兩劑至少間隔4周);其次要保持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隨地吐痰,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機會;盡量避免與水痘患者接觸,特別是孕婦、嬰幼兒等易感人群。
接種過水痘疫苗后,患者感染后的癥狀通常較輕,皮疹少,常不典型,似蚊蟲叮咬斑丘疹,水皰疹少,皰疹凹陷不明顯,很快結痂,多不伴發熱,5—7天可恢復,此類水痘被稱為“突破性水痘”。大多數水痘患者可以自愈。沒有接種過水痘疫苗,癥狀嚴重的患者皮疹密集,伴反復高熱,可出現出血性、播散性水痘,主要見于免疫水平低下人群。青少年或年輕成人患水痘后,需警惕并發病毒性心肌炎,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水痘雖可怕,但只要做好預防措施,及時接種疫苗,就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如果不幸患上水痘,也不要過于恐慌。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來 源:畢節日報社融媒體中心
編輯:馬召鳳 ▏責編:李云俠 ▏編審:何 歡
終審:趙 杰 ▏監制:馬勛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