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年,對于中國來說是極其悲痛的一年。4 月 7 日,華國鋒擔任中共中央第一副書記兼國務院總理職務,這是毛主席的提議。在敬愛的周總理去世后,華國鋒挑起了總理的大梁,然而,他還未在這個職位上大展拳腳,1976 年 9 月 9 日,毛主席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毛主席的去世,對中國和人民來說是無法估量的損失。在噩耗傳來后,華國鋒緊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三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有解決這三個問題,毛主席的喪儀悼念儀式才能順利舉行且不出差錯。
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從黑暗的泥潭中走出,人民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回顧歷史,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毛主席以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堅定的信念,帶領中國人民歷經(jīng)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長征時期,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毛主席指揮若定,帶領紅軍突破重重封鎖,為中國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在毛主席病危之際,唐山發(fā)生了嚴重的地震,許多人在這場災難中喪生,就連毛主席所在的中南海也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感。毛主席醒來的第一句話,不是問自己的安危,而是讓華國鋒去災區(qū)看看。華國鋒前往災區(qū)察看受災情況,而毛主席雖在中南海無法親臨災區(qū),但他的心始終牽掛著災區(qū)群眾。毛主席即使在病床上,仍堅持聽災區(qū)的消息,由于過度憂心,病情再度惡化。9 月 8 日,毛主席陷入昏迷,清醒的時間極少。每當醒來,他就拿著放大鏡看報紙上災區(qū)的新聞,即使眼睛模糊或精力不濟,也讓人讀給他聽。他還有許多事情未完成,但在 9 月 9 日 0 時 19 分,毛主席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此時,華國鋒還在一場答謝宴會上,他本想通過努力讓毛主席看到更好的中國。接到電話得知主席去世的消息后,華國鋒臉色大變,眼中閃著淚花,但他不能讓眼淚落下,收拾好心情后,找理由離開宴會,匆匆趕往中南海。
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華國鋒提出了三個問題:“主席雖然已經(jīng)去了,但主席的后事該怎么辦?遺體該做何處理?需不需要邀請外國代表來京吊唁呢?” 會議上眾人一時都沒反應過來,但很快會議廳就熱鬧起來。這些問題確實緊急,經(jīng)過討論,很快得到了解決。首先是保護遺體,對于喪訊告知的事情,華國鋒為避免造成國內恐慌,先告知全國各省市以及自治區(qū)的負責人,對地方干部則分層次傳達。9 月 9 日上午八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一級戰(zhàn)備狀態(tài)。最早知道主席去世的局外人是徐靜、楊純以及劉湘屏。劉湘屏是衛(wèi)生部部長,徐靜和楊純是醫(yī)學科學院的精英,當他們被召到中南海時,一頭霧水,聽到汪東興的話后,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之后,在 9 月 9 日下午四點發(fā)布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消息發(fā)布后,各國領導人紛紛前來吊唁。毛主席的遺體被保存在紀念堂之中,供后人瞻仰緬懷。毛主席雖然離開了,但他的思想和精神將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不斷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