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城市更新迎來頂層設計。中國進入城市更新重要時期,資金從何處來?5月20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意見》有關情況,相關部委負責人對城市更新的資金要素投入渠道給出詳細披露。
北京商報
近五年安排中央補助資金1594億
當前,我國城市發展從大規模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進入了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
住建部數據顯示,僅2024年,我國實施城市更新項目就6萬余個,完成投資約2.9萬億元。這一龐大市場如何推進壯大?資金從何處來?
財政政策和資金保障方面,中國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郭方明在會上透露,中央財政聚焦城市更新重點任務,強化財政政策和資金保障。“十四五”以來,共安排中央補助資金約1594億元,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他還透露,2023年以來安排中央補助資金153億元,支持推進城中村改造。“十四五”期間安排中央補助資金約600億元,支持60個城市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帶動總投資1600億元。2024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增發國債等資金超過4250億元,支持地方開展城鎮燃氣管道更新改造、城市排水防澇提升工程等項目。
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郭方明透露,財政部落實好稅費優惠政策,如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教育費附加減免等。下一步,將繼續通過這些渠道持續發力。
2024年起,中央財政支持部分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首批支持包括石家莊、太原、沈陽、上海等在內的15個城市。郭方明透露,今年,住建部將和財政部再選拔第二批20個城市。
此外,中央財政還聚焦財政金融政策協同,推動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加大對城市更新相關項目的支持。發揮政策性金融的撬動作用,鼓勵政策性銀行在風險可控、財務可持續的前提下,對符合條件的城市更新項目提供支持;完善城鄉居民住宅巨災保險制度,更好提供巨災風險保障等。
中央預算內投資設城市更新專項
在資金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負責人趙成峰在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將持續加大中央投資支持力度。202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門設立城市更新專項,支持城市更新相關公益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已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項目的基礎上,擴圍支持城市危舊住房、老舊街區(廠區)轉型提質等工程。
趙成峰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正抓緊組織計劃申報和項目評審等工作,將于今年6月底前下達2025年城市更新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同時,在“兩重”建設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安排中,將繼續對城市地下管網及設施建設改造項目給予支持。此外,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城市更新項目建設。
在中央預算內投資方面,他表示,“十四五”以來已累計安排超過4700億元,支持城市燃氣、排水等地下管網改造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超長期特別國債方面,2024年以來,將城市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納入“兩重”建設支持范圍,已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超過2900億元。
趙成峰坦言,城市更新項目投資額較大,單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多元化、多層級的資金投入機制。要圍繞完善投入機制、提高投入效率,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對于市場化程度較高、經營屬性較強的,要進一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對于回報水平適中、社會資本具有投資意愿的領域,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作用。引導支持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銀行信貸資金更好參與項目建設。鼓勵各地充分挖掘項目價值,探索創新城市更新模式,對投融資模式創新性強、有較好示范性的項目,中央投資將優先予以支持。
正在制定專門的貸款新規
在金融機構貸款支持方面,金融監管總局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介紹,金融監管總局正在制定專門的城市更新項目貸款管理辦法,明確貸款條件標準,滿足城市更新行動金融需求,提高金融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近年來,金融監管總局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城市更新各項工作,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比如,引導金融機構大力支持城中村改造,推動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指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滿足水電氣暖、交通倉儲、通信、城市管網和地下綜合管廊改造等領域的合理融資需求;指導金融機構充分發揮經營性物業貸款的作用,支持低效樓宇、既有商業設施、老舊商業街區等物業項目更新改造。另外,還鼓勵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城市更新,通過債權投資、股權投資、物權投資等多種方式提供金融支持。
廖媛媛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要求,指導金融機構深入理解城市更新行動的內在邏輯,準確把握新特點新要求,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積極為城市更新行動提供豐富多樣、量身定做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滿足不同主體、不同項目、不同階段、不同環節的金融需求。指導金融機構對照城市更新行動的具體要求,抓緊研究制定與之相配套的制度流程、業務系統和績效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的獨特優勢,把金融資源用在刀刃上,做好與財政資金、社會資本的有效銜接。及時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和好做法。
北京商報綜合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