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銀河戰艦、MG Cyber X、iCAR V23……上海車展上,多家車企推出了“方盒子”造型的SUV車型。當鎂光燈聚焦在這些棱角分明的車身上時,“方盒子”已從越野車的小眾標簽,演變為中國車市的現象級賽道。
一場由造型革命引發的混戰正在上演。“方盒子”熱銷背后的邏輯,值得探究。
跳出“硬派越野”標簽
如今的“方盒子”早已跳脫出傳統越野車的單一標簽,分化出多元形態。從市場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陣營:
以坦克300(參數丨圖片)為代表的硬核越野派仍在專業市場堅守陣地,分時四驅和差速鎖的機械轟鳴聲里延續著傳統越野基因。
與此同時,以捷途旅行者為代表的“方盒子”正以“官方改裝+大空間”組合拳殺入家庭用戶腹地,主打“城市輕越野”,開辟新戰場。
而新能源汽車顛覆者陣營正在掀起技術革命風暴:可以“原地掉頭”的比亞迪方程豹豹5;支持24.8小時外放電功能,讓汽車成為“移動電站”的iCAR V23;支持L2+輔助駕駛的MG Cyber X……車企試圖用新技術刷新人們對“方盒子”的認知,撬動新的市場。
從今年4月的“方盒子”SUV銷量排行榜來看,既有哈佛大狗、捷途自由者、坦克300、北京BJ40這樣的傳統燃油車,也有哈佛猛龍PHEV、iCAR V23、坦克300 Hi4 - T、坦克 500 Hi4 - T這樣的新能源車型,傳統與新能源“方盒子”的競爭十分激烈。
數據來源:易車榜
不難發現,“方盒子”不再是奔馳大G、路虎衛士等百萬元級車型的專屬,30萬元級的方程豹豹5、20萬元級的吉利銀河戰艦,甚至還有10萬元級的哈弗大狗,“方盒子”正在迅速滲透整個價格帶。
從“越野圖騰”到“大眾消費品”,“方盒子”的演變折射出中國汽車工業的進階之路。
車企搶灘邏輯:技術破壁與需求嬗變
“方盒子”賽道的爆發絕非偶然,本質上,這是技術革命與消費需求共振的必然結果。
從技術上看,當傳統越野車還在依靠非承載式車身、機械四驅和高扭矩發動機構建“護城河”時,新能源汽車技術已悄然改寫了游戲規則:可以瞬時爆發超高扭矩的電機、前后軸解耦的分布式電驅系統,以及可毫秒級分配動能的智能電控算法,正在將“硬派越野”從機械結構的桎梏中解放。
這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技術壁壘,之前困擾“方盒子”的舒適性、經濟性等問題都可以在新能源車型中得到解決,同時衍生出了對外放電、水陸兩棲、無人機停機坪等新功能。“新能源汽車技術正在重新定義硬派越野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說。
數據顯示,2024年,混動越野車的市占率從2022年的0.8%攀升至41.3%,增幅超過40倍。據乘聯會、安信證券研究中心預測,到2030年,新能源越野車銷量有望突破300萬輛。
另外,“方盒子”的興起也折射出中國都市人群生活方式的深刻轉變。吉利調研發現,硬派越野車用戶的使用場景呈現出每周5次城市通勤、每月2次郊外游玩、每年2次西部探險的使用頻率分布,“方盒子”正從硬核越野工具轉型為“城市+戶外”雙場景的生活方式符號。
用戶需求也在從“功能”轉向“情緒”,從基本的出行需求轉變為追尋“詩和遠方”,更愿意為情懷和情緒價值埋單。“方盒子”車型所代表的硬派越野、探險等精神符號,契合了消費者對自由、冒險生活的向往。
紅海隱現與未來突圍
市場的狂熱難掩隱憂。當今年上海車展“方盒子”們扎堆亮相,造型趨同、功能重疊,同質化的紅海已然隱現。
當“方盒子”的棱角成為標配,車企的競爭焦點轉向“誰更懂用戶,誰更懂生活”,聚焦用戶場景精準創新。比如,捷途打造了“旅行+”生態,整合了戶外裝備、自駕游路線等資源,用戶可以通過官方App定制行程;再比如,長城與高德地圖共建“出行聯合創新LAB”,用戶可通過車載系統實時獲取露營地點人流量、停車位信息,甚至預訂周邊營地。
“未來的競爭將不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生態的競爭。”一位汽車行業分析師認為,“誰能構建更豐富的用戶場景,誰就能在‘方盒子’車市場占據先機。”
真正的越野革命,不在展臺的鎂光燈下,而在用戶從車庫到山野的生活腳本里。未來的贏家,一定是那些既懂“硬核”,又懂“人心”的玩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