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在社交媒體播客中突然表態:“我有很多敵人,但不需要更多了,愿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就在一周前,菲律賓中期選舉結果揭曉:馬科斯陣營在參議院12個改選席位中僅獲6席,而對手杜特爾特家族斬獲5席,外加一名“雙面盟友”,雙方幾乎平分秋色。這場被視作“兩大家族代理人戰爭”的中期選舉,原本被馬科斯寄予厚望。
執政三年來,他通過改組警察系統、推動彈劾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之女),甚至將老杜特爾特引渡至海牙受審,試圖徹底瓦解對手勢力。然而,選舉結果卻狠狠打臉——杜特爾特家族不僅守住了南部達沃市的“家族堡壘”(老杜以超50萬票連任市長,得票率是對手的8倍),更在參議院形成足以制衡馬科斯的勢力。馬科斯的“求和”姿態,實為政治止損的無奈之舉。他的親信、眾議院議長馬丁·羅穆亞爾德斯坦言:“總統需要穩定,而非無休止的爭斗。”但杜特爾特家族顯然不吃這套。
莎拉在選舉結果出爐當天便放話:“我渴望一場公開審判,將用證據‘血戰’到底!”2022年,馬科斯與莎拉組成“統一團隊”,以壓倒性優勢拿下總統與副總統寶座。彼時,兩大家族被視作“終結菲律賓黨爭”的希望。然而,蜜月期僅維持一年:馬科斯拒絕任命莎拉為國防部長,轉而推行親美外交;莎拉則公開抨擊其“不懂治國”,甚至被曝出“密謀暗殺總統”的指控。
真正的決裂發生在2025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ICC)以“反人類罪”對老杜特爾特發出紅色通緝令,馬科斯政府配合將其引渡至海牙。這一舉動徹底激化矛盾——杜特爾特支持者在達沃市街頭焚燒馬科斯畫像。如今,彈劾案已成為兩大家族博弈的終極戰場。根據菲律賓憲法,彈劾需參議院24席中16票支持。中期選舉后,馬科斯陣營僅能確保14票,距離門檻差2票;而莎拉已鎖定8張反對票,只需再爭取2名中間派參議員即可翻盤。關鍵變數在于自由派參議員巴姆·阿基諾和潘吉利南——兩人競選時高呼“打破家族壟斷”,如今卻成了彈劾案的“關鍵者”。
這場權力游戲暴露了菲律賓政治的三大頑疾:家族政治的“輪回詛咒”,菲律賓政壇始終被少數精英掌控,正如馬尼拉大學教授帕西菲科·阿巴德所言:“這里的民主是家族利益的排列組合。”民生淪為權斗犧牲品,馬科斯執政三年,菲律賓通脹率連續6個月超6%,大米價格飆升至每公斤50比索(約合人民幣6元)。
地緣博弈的“外溢效應”,馬科斯為轉移國內矛盾,近期頻繁在南海議題上對華挑釁,并加速與美日軍事合作。杜特爾特家族則趁機炒作“愛國牌”,指責馬科斯“出賣國家”。眼下,所有目光聚焦于7月的參議院彈劾審判。莎拉若過關,2028年總統大選將成“公主復仇記”;若失敗,其弟塞巴斯蒂安(達沃副市長)或好友伊梅·馬科斯(馬科斯姐姐)可能接棒。
更深層的危機在于社會撕裂。達沃市民胡安說:“他們(政客)和解與否不重要,我只關心何時能吃上30比索的大米。”而菲律賓軍方內部已現裂痕——親美派支持馬科斯,南部駐軍則多效忠杜特爾特。毫無疑問,若矛盾激化,菲律賓恐面臨‘憲政危機’甚至局部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