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巍巍,母教昭昭,顏母祠前,追思篤教。5月18日,第四屆“顏母文化節”暨孔子母親顏徵在誕辰2595周年紀念活動在尼山顏母祠隆重舉行。曲阜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統戰部部長毛玉華,曲阜孔子儒學促進會會長、曲阜市政協原主席孔令玉,曲阜師范大學原校長、博士生導師傅永聚,尼山母愛書院執行院長李子君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此次活動,還有來自各地的孔、顏后裔代表與文化界人士共百余人共同參加紀念活動。
活動現場,禮生榮配綬帶,在樂舞告祭聲中,參加人員按序恭立于顏母祠前,表達了對孔子母親顏徵在深切的懷念和崇高的敬意。現場舉行敬獻花籃、宣讀祭文、領導致辭等儀式。
中華文化促進會顏子文化委員會會長顏廷淦先生宣讀祭文
“孔氏武功,顏門家風。鑄骨融血,啟圣大成……”中華文化促進會顏子文化委員會會長、復圣顏子第七十八代嫡孫顏廷淦宣讀祭文并致辭。他指出,中顏會主導的顏母文化節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下一階段,中顏會將嚴格按照“以文化為引領、以聯誼為紐帶、以發展為目標”的辦會方針,進一步推動顏子文化持續發展、促進文化聯誼走深走實、凝聚力量成就文化事業。
曲阜師范大學原校長、博士生導師傅永聚先生在活動中致辭
傅永聚在致辭中強調,唯有孔圣人之母堪為中華母教文化之源頭。此前,傅永聚先生撰寫的《對中華母親節本土化建構的思考》主張以孔子母親顏徵在為中華母親的代表,以孔子誕辰作為中華母親節紀念日,該文先后被廣泛轉發,得到了全國成千上萬有識之士的熱烈響應。
傅永聚從中華文明體系標識系統建構的高度論述了顏徵在母教文化第一人的歷史地位。他強調指出,顏徵在的史源最早最為權威,遺跡、遺址最為豐富,其母教文化地位具有無可比擬的連續性和權威性。從距今2000多年前的權威史書《史記》中的顏氏女到明代創制的《圣跡圖》,顏徵在與孔子的中國文化代表形象流播全球。古代禮制的詳細記載以及遺跡、遺址、民俗中的顏母山、顏母莊、顏母井、顏母大橋、顏母故里等地景文化現仍廣泛存在,也彰顯其深遠的影響。
明晰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的架構是文化自信繞不開的基礎,而發掘顏徵在對中華母教源頭的貢獻又是弘揚中華母教文化繞不開的基礎。傅永聚表示:“我們會鍥而不舍,繼續為弘揚以顏徵在為淵藪的中華母教文化,為推動以顏徵在為標識的中華母親節的設立而不懈奮斗。”
活動最后,全體嘉賓誦讀《顏母頌》,儀式在莊重的氛圍中圓滿結束。此次活動進一步深化了對中華母教文化的認識,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