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感覺:
胃里總感覺有一股氣,充盈著整個肚子,感到饑餓又被氣頂著沒有食欲,想要排出來,放屁放不出,打了嗝也沒出來,哪哪都不舒服......
肚子里的氣兒從哪來?
“大肚子”脹→胃脹
感覺胃里有氣兒亂竄,頂著胃感覺特別撐,有的人還會感覺胸悶。
當我們在日常飲食、社交的時候,比如邊吃飯邊說話、喝碳酸飲料、咀嚼口香糖等等,有一部分空氣會隨著食物被吞咽下去,從食管進入胃腸道,若積累了過量的氣體,自然就會感到脹氣。
“小肚子”脹→腸道脹氣
“小肚子”經常咕嚕咕嚕叫,總感覺有啥東西一直在肚子里竄來竄去,有時肚子還會絞著疼。
當我們食用“產氣食物” 時,它們不易被小腸消化,進入結腸后所含的糖類、蛋白質會被菌群發酵,產生大量氣體,從而導致脹氣。只要減少此類食材的攝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脹氣。脹氣的原因
1 消化不良
生活壓力過大、情緒緊張可能導致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功效減弱、暴飲暴食、飲食過量加重胃負荷,肌肉蠕動力量不足、食糜容易被發酵產生氣體,以上情形導致的脹氣 一般會在胃部、橫結腸積累氣體造成上腹部鼓脹。
2 便秘
多數因便秘引起的脹氣,會和腸道內的“陳年老便”積累在結腸中,出現下腹或左下腹鼓脹、刺痛。
3 腸梗阻
如果脹氣同時出現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便排氣等癥狀,且類似癥狀超過3天,有可能是腸梗阻引起的脹氣必須及時去醫院檢查。如何告別脹氣?
1 艾灸調理
當感覺脹氣了,可以找一下人體的“消氣穴”。
艾灸取穴:建里穴、水分穴
《針灸大成》載:“主腹脹,身腫,心痛,上氣,腸中疼,嘔逆,不嗜食。”《長桑君天星秘訣歌》則稱:“兼水分治肚腹腫脹。”艾灸建里穴有行氣利水、健中和胃的作用,配合水分穴,能改善脹氣、消化不良等問題。
2 按摩排氣
“藥王”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說“摩腹數百遍,可以無百病”。
摩腹具體操作方法是:兩手互相按摩至掌心發熱時,立即放在肚臍處,順、逆時針方向交替揉全腹36次,如此3~5次。還可按摩足三里穴、中脘穴、天樞穴各30次。
3 趴著>站著>坐著
坐姿會讓胃腸受到壓迫,蠕動速度變慢,特別容易產氣。所以肚子脹的時候站起來會好很多。
但是,如果站起來并沒有緩解絲毫,還可以選擇趴著!
在床上趴著把屁股撅起來,給腸道一個暢通無阻 出口;氣體輕,會往上飄~這個姿勢會幫助我們 順利排氣,減少對氣體胃腸的壓迫。
4 調整日常飲食
試找出讓自己引起這種癥狀的食物,減少食用或不食用,一段時間后看看是否有所改善。
多吃護胃、順氣食物。有些食物有養胃和順氣作用,比如山藥健脾胃、益腎氣,可促進消化吸收,黏稠質地也有保護胃壁功效;白蘿卜可順氣,但要熟著吃,比如燉湯。此外,山楂、大蒜、陳皮、厚樸等都對胃腸有益。
脹氣雖然是常見的腸胃問題,但是也要引起注意,學會快速排氣,也要學會預防脹氣,掌握這幾個小方法,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