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電話打進來,自稱是警察,說你店里的員工偷了錢,需要你配合調查。
你會怎么做?報警?核實身份?還是……
立刻配合,開始搜身、拘禁,甚至命令她脫光衣服?
聽起來像是你永遠不會干的事對吧?
可這部電影告訴你:在“權威”的聲音面前,太多人比想象中更容易失去判斷。
甚至會在沒有槍、沒有威脅、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親手把無辜的人推向羞辱的深淵。
影片分級
該片分級R,含有暴露、羞辱、心理暴力情節,尤其因其“真實事件改編”。
ps:本文為影視劇情解說科普,無不良引導,未成年速離!
《服從》
(2012)
主演:安·唐德、德瑞瑪·沃克
類型:劇情、驚悚
影片取材于2004年美國肯塔基州的一起真實案件:一名男子冒充警察,通過電話指揮麥當勞經理對一名女員工進行羞辱性搜查。
案件最終走上法庭,案件中受害人身心受損嚴重,媒體轟動一時。
這不是孤立事件,嫌犯大衛·斯圖爾特在全國范圍內至少撥打過70通類似電話,使用相似話術操控不同門店。
最終被抓獲時,警方在他車上發現了執法手銬、警察制服、腳本筆記本。
導演并非要控訴某個人,而是控訴“順從本能”。
在圣丹斯電影節上首映時,有觀眾中途憤怒離場,有人堅持拍手稱贊它“必須存在”。
影片話題性遠遠超過票房成績,被美國各大心理學課程納入“權力研究案例”。
這部電影的主線就圍繞電話展開。
女主被投訴從一個顧客那里偷了錢,但是女主強烈否認。
女主的朋友兼店長隨后收到了“警察”配合執法的要求。
所謂的“警察”用一通邏輯自洽、語氣堅定的說辭讓女主朋友一步步陷入了“配合執法”的陷阱。
朋友甚至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
隨著通話推進,“警察”開始要求更激進的操作:脫衣檢查、單獨關押、讓她的男友臨時幫忙“看守”,并要求進一步“身體檢查”。
而每一個環節,沒有人質疑、沒人報警、沒人說“不”。
女主顯然痛苦、羞恥,但在職場和“法律”的雙重壓力下,她選擇了忍耐。
她不知道,其實她不是“嫌犯”,只是一個陌生人的玩物。
而這一切,就是那人坐在電話另一頭、用語言擺布整整五個小時的“權力游戲”。
這電影沒有用“電影感”的方式去包裝故事,而是用冷靜、真實的手法還原一件離奇但發生過的事。
你看不到大場面,也沒有配樂渲染情緒,但正因為如此,它像一記悶棍敲在觀眾心上。
你以為“我才不會上這種當”——可電影逐步拆解了這種自信。
片中每個角色都“只是聽命令”,哪怕他們感到不安,但只要那個自稱警察的人繼續命令,他們就像失去了主見的機器。
而女主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孩,逐漸從不安、驚訝走向屈服,最終幾乎精神崩潰。
她不是傻,她只是陷入了一場由熟人、同事、職場規則共同構成的心理陷阱。
整部片像是行為學實驗的延伸。
你會聯想到“米爾格倫電擊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人不是天生惡,而是在結構中“被動惡”。
而最驚悚的是:這事是真的。
就在2004年,美國肯塔基州一間麥當勞,整起事件持續超過3小時,過程比電影更荒唐,涉事店員因此終身受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