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日,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表示,美國及其霸權政策是伊朗經濟困境的根源。據報道,阿拉格齊當天在首都德黑蘭舉行的政府會議間隙回答記者提問說,過去40多年,正是美國通過制裁、施壓、軍事與非軍事威脅阻礙了伊朗的發展。美國及其霸權政策是伊朗經濟困境的根源,美國試圖強加一個非獨立且順從的政權,這“違背伊朗人民的尊嚴”。
據悉此次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說這一番話也是有原因的。上月底,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布,對從事伊朗石油、石化貿易的實體實施新制裁。據悉,此次制裁針對七家從事伊朗石油和石化產品貿易的實體,以及兩艘隸屬于一家受制裁海事管理公司的船只。根據聲明,其中五家實體的總部設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特朗普(資料圖)
緊接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購買伊朗石油的國家或企業實施二級制裁,在美伊核談判陷入僵局之際進一步加大對德黑蘭的施壓。“任何國家或個人,從伊朗購買任何數量的石油或石化產品,都將立即受到二級制裁,” 特朗普周四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他們將不被允許以任何途徑、形式或方式與美國做生意。”這一最新舉措標志著特朗普旨在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的“極限施壓”戰略進一步升級。
就在特朗普表態后沒幾天,美國財政部對一個網絡內的20多家公司實施制裁,據稱這些公司長期向中國運送伊朗的石油。幾天前,伊朗和美國結束了第四輪核談判。美國財政部表示,該網絡為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及其幌子公司Sepehr Energy向中國運送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伊朗石油。美國曾在2023年將Sepehr Energy列入制裁名單。緊接著,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只要伊朗繼續支持恐怖主義和致命武器擴散,美國就會繼續打擊伊朗主要收入來源石油。”
石油(資料圖)
需要指出的是,石油是伊朗的主要支柱產業,該國大約40%的收入都來自于油氣行業,并且在美國的長期制裁施壓下,伊朗的石油基本自成體系,與國際難以聯網,買家也少之又少,除了我國,還有印度、土耳其、日韓幾個國家,由此也反映出伊朗在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上的局限性和薄弱性。
對于美國這一系列的操作,其實我國也早已表態。上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會談。王毅表示,伊朗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全面戰略伙伴。中伊友好歷經國際風云考驗,發展中伊關系是雙方共同的戰略選擇。中方愿同伊方一道,共同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不斷鞏固各領域友好合作,深化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配合,共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金磚機制等發揮更大作用,為維護兩國共同利益、促進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作出更多努力。
石油(資料圖)
總的來說,在會談中王毅外長就伊核問題闡明了中方的立場,中方始終致力于伊朗核問題的政治外交解決,反對動輒訴諸武力和非法單邊制裁。王毅外長強調了三句話,第一是贊賞伊朗關于不發展核武器的承諾,第二是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第三是支持伊朗與包括美國在內各方開展對話。這是肯定了目前美伊雙方的政治談判,但是也批評了美方威脅動武的言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