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主黨議員向臺當局支招,是“保衛臺灣”,還是另有所圖?
在中美就關稅談判達成共識之后,美國又開始在其他問題上找中國的麻煩了。最典型的,就是美國政客又開始打起了“臺灣牌”。
近日,美國伊利諾州的民主黨議員公開表示,如果中國大陸對臺灣地區采取“斷然措施”的話,影響將是非常嚴重的。
全球GDP一年內將會下滑10兆美元,嚴重影響美國繁榮,破壞力超過新冠疫情,所以必須要阻止解放軍“對臺動武”。
而且,該議員還分析了大陸收臺的措施,與采取“斷然措施”相比,更有可能通過軍事封鎖,對臺極限施壓的方式,來讓臺當局“乖乖就范”。
由此,現場軍事專家也提出了解決辦法:
首先,臺灣地區要囤積糧食和能源;
其次,需要更多的國家介入,通過聯合演訓和過航臺灣海峽的方式,來展現國際社會的立場。
曾經的“印太沙皇”坎貝爾則表示,美國應該加強“奧庫斯聯盟”戰略合作,來保持水下作戰領域的優勢,增加對解放軍的威懾力度。
不得不說,美國這些政客考慮得“非常周到”。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臺海局勢的主動權被中國大陸牢牢掌握,我們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是自己的事情。封鎖臺島只是一種方式,當封鎖起不到作用的時候,“斷然措施”自然就會被擺上桌面。
要知道,解放軍“圍島軍演”已經越來越趨于實戰化,而且還給出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表態,什么意思呢?
就是解放軍的“圍臺軍演”已經開始“冷啟動”,不會事先通知。而且,在十月初的“圍臺軍演”中,解放軍的演訓科目越來越具象化,越來越趨于實戰。
當解放軍任何一次軍演都有可能變成“收臺之戰”的時候,不管美國進行什么樣的準備,都不可能對臺島形成有效支持,永遠都會晚一拍。
所以,美議員的言論,目的并不是為了給臺當局撐腰,而是另有所圖。
一方面,就是想要趁著特朗普焦頭爛額的時候來贏得民眾的支持。
大家都知道,“對華強硬”在美國是“政治正確”,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對華妥協的做法,讓民主黨找到了反擊的突破口,炒作臺灣議題,支持臺灣便成為他們爭取民眾支持的一種方式。
另一方面,當美國開始為臺當局支招的時候,也就到了臺當局向美國繳納“保護費”的時候了。
一直以來,“美臺勾連”都保持著這樣一種默契,只要美國在軍事層面替臺當局支招,過不了多久,美國就會宣布“對臺軍售”。
至于美議員所說的一旦臺海生戰,全球經濟下滑的觀點,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兩岸統一之后,中美之間的貿易額,臺灣地區也在其中,并不影響美國與臺灣地區進行貿易往來。
歸根結底,還是美國覺得臺灣地區的價值沒被榨干凈,還想要借著“保衛臺灣”的借口來索取利益。
當臺灣地區的利益被掠奪得所剩無幾的時候,美國便會找一個理由將其一腳踢開。
這樣的伎倆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只是,隨著中國大陸不斷推進統一進程,這樣的機會,正變得越來越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