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主題為“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的江西省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吉安井岡山市舉辦,本次活動由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江西省林業局、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吉安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
江西省政府黨組成員、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小平,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李軍、江西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康茹、江西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謝利玉,吉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王大勝,井岡山管理局局長、井岡山市政府市長毛江虎出席活動并致辭。
江西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原一級巡視員石晶也出席了活動,江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舒飛庚主持啟動儀式,隨后,出席領導共同啟動了此次宣傳活動。
陳小平指出,生物多樣性作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核心所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融入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并行的新路徑,讓江西成為全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他強調,要深化認識,勇擔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任;上下聯動,凝聚強大合力;建章立制,營造濃厚的保護氛圍。
李軍表示,近年來,江西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提升攻堅戰。全省生態質量指數(EQI)多年位居全國前列,環境質量主要指標在中部領先、全國名列前茅,為生物多樣性營造了優良的自然環境。他希望借此次活動,凝聚全社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共識,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江西新畫卷。
活動期間,推出了6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案例,如《南昌鄱陽湖區:守護濕地候鳥,繪就人鳥和諧畫卷》,展現了對濕地候鳥的精心守護;《贛州市崇義縣:資源保護與發展齊飛,實現 “野果” 變 “金果”》,體現了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同時還有《景德鎮浮梁縣:設立全國首個陸生野生動物司法保護基地》《宜春市靖安縣:大鯢生物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關于鄱陽湖濕地與候鳥的跨區域、跨省際、跨國界協同保護網絡》《桃紅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呦呦鹿鳴,守護華南梅花鹿 “溫馨家園”》 。
此外,活動還展示了6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包括《撫州市資溪縣:“純凈資溪”: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生動實踐》《九江市:創新排污權儲備交易機制,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宜春市:以“兩山”理論為引領,繪就宜春生態富民新畫卷》《上饒市:以生態環境治理之筆,讓綠水青山“變現生金”》《景德鎮市浮梁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成果報告》《贛州市崇義縣:把握“四種關系” 走好“四條路徑”》,凸顯了江西在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方面的積極探索。活動中還介紹了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發現的物種。
活動現場,通過主題宣傳片、宣傳展板、生態文藝節目表演、“植物偵探” 游戲、“生態知識問答” 挑戰以及 “紅色記憶?綠色足跡——萬物江西” 生態環境教育等形式多樣的參觀與互動體驗,讓參與者深切感受到生物多樣性的多元價值與獨特魅力,廣泛宣傳了江西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方面的積極成果,呼吁公眾增強保護意識,積極踐行保護行動。
此外,在此次主場活動前,還開展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承諾書電子簽名、“生物多樣性知識問答” 在線訪談、“為萬物江西獻一策” 等系列預熱活動,為活動的成功舉辦營造了良好氛圍。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