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南北兩山:從荒山禿嶺到滿目蒼翠的蝶變
蘭州南北兩山從曾經裸露的荒山,到如今的滿目蒼翠。記者從《甘肅日報》歷史新聞圖片中查閱對比拍攝,昔日的“白塔山、九州臺”等荒山,如今已煥然一新,成為了市民和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
上圖:1958年初春,蘭州市人民在白塔山下植樹。甘肅日報記者鄭鐵林攝;下圖:2025年5月15日,蘭州市白塔山下綠意蔥蘢。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樂凱攝。
1958年初春,蘭州市人民在白塔山下植樹。甘肅日報記者 鄭鐵林(動圖由即夢AI生成)
上圖:1959年11月,蘭州市城關區副食廠職工在北山九州臺栽樹。甘肅日報記者劉奇攝;下圖:2025年5月15日,蘭州市安寧區九州臺綠意盎然,草木蔥蘢。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馮樂凱攝。
1959年11月,蘭州市城關區副食廠職工在北山九州臺栽樹。甘肅日報記者 劉奇(動圖由即夢AI生成)
上圖:從蘭州中山橋處拍攝的白塔山上光禿禿的,沒有植被覆蓋(拍攝時間和作者信息缺失);下圖:2025年5月8日,藍天白云下的白塔山滿目青翠。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蹊攝。
5月15日,藍天白云下,黃河兩岸綠意蔥蘢,盡顯蘭州生態之美。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馮樂凱
5月9日,藍天白云之下,蘭州南北兩山綠意蔥蘢。在羅九公路上,騎行愛好者們穿行于林蔭道間;彩陶博覽園內,游客們則在花海中拍照打卡。眺望遠方,滔滔黃河水奔流不息,蘭州全貌盡收眼底,而南北兩山猶如兩條綠色綢帶環抱金城。
5月9日,藍天白云下的白塔山上滿目青翠。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5月15日,羅九公路兩側的樹木郁郁蔥蔥。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郁婕 馬伊星
5月15日,羅九公路也是騎行愛好者的打卡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郁婕 馬伊星
5月18日,蘭山公園景區最高處三臺閣綠樹成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5月18日,蘭山公園景區樹木郁郁蔥蔥,景色宜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5月18日,蘭山公園景區樹木郁郁蔥蔥,景色宜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5月8日,甘肅省水務投資集團組織320余名職工,在蘭州市安寧區忠和鎮牟家溝綠化基地,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今年3月啟動的省市單位包片綠化工程,再次掀起了一輪植綠熱潮。121家包片單位認領“責任田”,數千名干部職工投身植樹現場,用汗水澆灌綠色,以行動詮釋初心。
5月15日,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護林員對林區道路進行養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郁婕
5月15日,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護林員宿師傅守護著自己種的小樹茁壯成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郁婕
5月15日,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護林員為樹木澆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郁婕
5月15日,游人在北山沿山棧道小憩,盡享綠色福祉。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郁婕
位于山林間的蘭州彩陶博覽園由綠色向多彩轉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羅九步道的小游園成為蘭州市民休閑的好去處。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5月9日,藍天白云下,黃河兩岸綠意蔥蘢。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蹊
隨著“綠滿隴原”行動的深入推進,經過70多年的接續綠化建設,從人力背冰到智慧管護,從單一造林到多元開發,蘭州正以“精致綠化”理念重塑生態治理范式,形成了完善的人工生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生態文化體系和管理管護體系。如今,南北兩山已成為蘭州名副其實的“大氧吧”。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