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鄧詠儀
編輯 | 蘇建勛
北京時間5月21日凌晨,谷歌在每年一度的I/O大會上再度炸場——谷歌搜索的AI模式正式上線。其中,最受矚目的一個功能是Personal Context(個人上下文)。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記憶功能。在得到用戶授權后,谷歌大模型助手Gemini就能得知你的搜索歷史、郵箱、收藏、網盤等等資料,從而提供更懂用戶的問答,如獲取郵件中特定日程的時間和地點,結合天氣、用戶對地點的偏好給出更符合用戶個性的建議。
但不必等谷歌,國內馬上就能用上企業版本的Context(上下文)。
《智能涌現》獨家獲悉,飛書即將上線一個新的AI產品——飛書知識問答。
“飛書知識問答”是一款基于企業知識的企業專屬 AI 問答工具,在飛書的左側工具欄側即可調用。當用戶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可隨時向飛書知識問答提問。
簡單來說,在使用體驗上,它更像一個“可以記得住事”的實習生——當用戶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可隨時向它提問。在用戶設置好它能接觸到的“知識范圍”后——飛書知識問答就可以訪問所有消息、文檔、知識庫、文件等信息,直接給出精準的答案。
也正因如此,類似企業知識庫的AI產品,成為大廠、初創,都爭先入局的方向。 用戶的資料文檔、在工作場合中的對話等等信息,都作為模型的“參考材料”,讓模型調用。
以飛書知識問答為例,一個實際的應用案例是這樣的:用戶在飛書中所有有權限的知識,無需手動整理、上傳,都將自動成為該用戶的知識庫。在用戶向飛書知識問答提問時,AI就會自動調用這些資料。
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落地的使用場景就更多了——根據飛書官方發布的產品演示,便有詢問項目進度、詢問預算情況、找人、撰寫生成項目總結等場景。
大模型落地時也常常涉及企業信息保密的問題。在以往,如果員工將企業信息隨意喂給其他的通用大模型,有可能造成信息泄密,企業獨有的知識與經驗也有可能成為公司外用戶的答案。
安全隱私問題如何解決?據我們了解,飛書知識問答的權限管理,目前基于產品本身的文檔、會議、群聊、知識庫等等權限,與使用者權限保持一致——因此,即使一名普通員工、一名業務總監或者CEO提出同一個問題,所生成的答案也會完全不同。
《智能涌現》了解到,目前,這個產品已經完成了數萬名用戶的內測,網頁端(ask.feishu.cn)也已經正式上線。用戶在飛書中搜索“知識問答”,或直接訪問網址,即可申請試用。
從網頁端來看,飛書知識問答的形態類似有長期知識記憶的GPT和豆包。用戶可以上傳個人版的資料,上傳完畢后,能夠調用 DeepSeek 或豆包進行提問,網頁版同樣支持聯網搜索,也知識庫搜索等多種方式。
△來源:飛書
在以OpenAI o1、DeepSeek為代表的推理模型有代際進步之后,模型輸出的準確度和幻覺問題能有效得到控制,這直接影響了AI產品的落地方向——包括騰訊ima、夸克等產品都在知識庫加大了投入。而在初創公司一側,類似Youmind、Remio等個人知識庫類的產品也呈現一輪“小爆發”,用戶也有較快的增長。
封面來源|AI生成
歡迎交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能涌現”,作者:鄧詠儀,36氪經授權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