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趙振 劉艷梅)近期,持續高溫少雨的天氣給農業生產帶來嚴峻考驗。眼下正值高寒地區小麥抽穗揚花與灌漿的交匯期,是馬鈴薯、玉米幼苗等農作物需水敏感期,也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武都區農技中心積極行動,以局屬單位包抓鄉鎮為主,組織農技人員下沉一線,監測旱情,利用已經發放到鄉鎮的“一噴三防”物資,科學指導鄉鎮和農戶開展抗旱減災和小麥“一噴三防”工作,為小麥夏糧穩產增收保駕護航。
近期,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馬營、魚龍等高寒鄉鎮開展以“保穗增粒、防蟲抗旱”為核心的小麥“一噴三防”攻堅戰正在火熱推進,為抗旱減災工作注入強勁動力,成為守護麥田的“及時雨”。技術人員頂著烈日奔走在田間地頭,無人機穿梭于金色麥浪間噴灑藥劑,密切監測旱情及病蟲情動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為鄉鎮量身定制抗旱減災方案。從灌溉指導到病蟲害防治,從科學施肥到田間管理,每一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員全程把控,確保抗旱減災工作精準高效推進。
“一噴三防”,即通過一次噴施農藥、肥料等混合溶液,實現防病蟲害、防干熱風、防早衰的多重功效。在高寒地區干旱的特殊環境下,這一技術不僅能增強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自身抗逆性,還能有效減少因干旱引發的減產風險。隨著“一噴三防”技術的全面鋪開,馬營、魚龍等地的麥田正煥發出新的生機。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