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黃仕強
5月19日,以“馬鈴薯產業與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第二十六屆中國馬鈴薯大會在重慶市巫溪縣開幕。這是時隔12年后,全國馬鈴薯大會再次花落巫溪,也是首次將產業峰會與文旅商貿深度融合的創新實踐。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會長金黎平表示,中國馬鈴薯大會發起于1996年,近30年的時間里已成功舉辦了25屆,服務并見證了中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歷程。本屆大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高校、龍頭企業及行業主管部門800余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商討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之策。
據了解,大會規劃了學術論壇、特色活動、展銷體驗三大板塊,呈現頂尖智庫匯聚、全產業鏈展銷、文旅深度融合、云端科技賦能四大亮點,將持續至5月21日。
作為兩屆全國馬鈴薯大會的舉辦地,巫溪地處渝陜鄂三省市交界處,平均海拔800米,晝夜溫差大、土壤富硒,孕育出“巫溪洋芋”這一中歐互認地理標志產品,先后被評為國家馬鈴薯脫毒種薯種植標準化示范區、中國綠色生態馬鈴薯之鄉、國家第一批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
會議期間將舉辦南方土豆商品價值、遺傳育種、栽培與植保、種薯繁育與采后處理、產業發展、智慧農業、青年學術論壇7場專題研討會,匯聚國內外馬鈴薯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種植大戶,圍繞馬鈴薯品種培育、種植技術創新、加工產業鏈延伸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與此同時,在全球馬鈴薯全產業鏈展銷會上,上游展出“巫洋芋1號”“渝馬鈴薯5號”等10余個優質品種及脫毒種薯繁育體系,中游將演示北斗導航無人播種機、AI病蟲害預警系統等智能裝備,下游將呈現土豆面條、薯粉餅干等100余種精深加工產品。大會特別設置“中歐地理標志產品專區”,組織國際采購商對接會,助力“巫溪洋芋”走向世界。
據悉,目前,巫溪縣現已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10萬畝,常年播種面積35萬畝、年產鮮薯50萬噸。巫溪堅持“鏈式思維”,提升產品附加值50%以上,馬鈴薯產業綜合產值達9.4億元。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