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走進資源縣車田苗族鄉粗石村家庭農場,藥材清香撲鼻而來,崇山峻嶺間黃精、鉤藤、大葉百合、七葉一枝花等名貴中藥材正在腐殖土上悄然扎根,這些藥材正成為鄉親們致富的“金鑰匙”。
粗石村的中藥材產業,采用“自主經營+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隨著家庭農場的規模逐步擴大,農產品收購量的不斷增加,“收購—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逐漸成熟,農場帶動的120余戶農戶月均增收超3000元,日子越過越有盼頭,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在這里做事,可以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工作,比出去打工強多了。”粗石村村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監督跟著產業走,是資源縣紀委監委的堅守。該縣利用片區協作機制,深化運用群眾點題機制,把“點題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確保產業扶持政策落地見效。針對中藥材種植加工分散、產地加工落后等問題,推動縣農業農村局舉辦培訓班,邀請中藥材專家采取“理論講解+現場操作示范”相結合的方式傳經送寶,為中藥材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在監督執紀執法過程中,還深入排查風險點,找準監督的著力點和切入點,推動職能部門壓實主體責任,促進產業項目呈現“多點開花”的生動格局。
在資源縣梅溪鎮銅座村,另一番熱火朝天正在上演。茶葉加工車間,真空微波低溫脫水設備和全自動殺青機晝夜不停運轉,茶葉在流水線上經歷了殺青、干燥等工序,濃郁的茶香彌漫整個車間。
“我從2021年就在這里干活了,一個月掙的錢也夠我們小家庭的開支,還離家近。”銅座金銀花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滿足地說道。資源縣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打造“銅座花茶”等特色品牌,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致富。
從粗石村的藥材清香,到銅座村的茶香四溢,特色產業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該縣紀委監委聯合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部門,定期下沉合作社,監督檢查政策落實、銜接資金、干部作風等方面情況。
此外,針對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圍繞人、財、物、權等關鍵點,緊盯政策落實、資金分配、項目申報、項目實施和資金撥付等重點環節,完善監督村務公開、農村“三資”管理,規范“小微權力”運行,確保產業興、鄉村美在資源不斷展現。(黃湖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