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5月18號,青島黃島區某醫院急診科的電話響起,一名9歲的男孩被送進了搶救室,已經呼吸心跳驟停了,醫生是拼盡全力,卻也沒能留住他的生命。
三天以后,警方的通報是揭開了真相,男孩的父親王某元因為孩子玩游戲充值,用電線抽打兒子長達數個小時,所以就導致孩子全身淤青,內臟損傷搶救無效死亡了。
目前這個小男孩的父親王某元已經被刑事拘留了,案件正在進一步的偵辦中。
根據知情人透露,事發當天,男孩因為偷偷用父親的手機給游戲充值,被當場發現了,憤怒的父親就抄起電線對孩子進行長達數個小時的毆打。
直到母親下班回家才發現孩子面色慘白,渾身發抖,才慌忙地送去醫院,然而還是太遲了,孩子的心跳在送往醫院的路上就已經停止了。
這樣的事情也比并不是個例,就在兩個月前,浙江溫州一位母親因為輔導作業情緒失控,把9歲的女兒是活活打死了。
2024年,青島某個武術俱樂部8歲的男童因為動作不規范被教練虐打致死,主犯被判無期徒刑。這些案件背后都是一個又一個失控的成年人和一群無聲承受著暴力的孩子。
暴力管教還是不會非常普遍而且還是披著為你好的外衣,什么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類傳統教育觀念至今還是被很多家長奉承了,但是現實卻是暴力從來不是教育,而是無能的一種情緒鮮血罷了。
根據心理學研究顯示,長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大腦的發育會受損,出現自我否定暴力傾向或者逃避的一個行為。
青島這個事件中,父親或許曾經被打罵,教育馴化了,當他把拳頭揮向孩子的時候,不僅是終結了一個生命,更是把自己推向了法律的深淵。
現實中許多父母是把手機丟給孩子以求片刻的安寧,卻在他犯錯的時候用暴力來推卸責任。這種平時放任出事暴打的一個矛盾現象也是暴露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結構性缺失。
根據2024年的一個報告,全國涉未成年人家暴案件達到1.2萬起,其中37%的施暴者是父母。當鄰居聽到哭喊的時候,往往是以家務事為由選擇沉默。青島這個案件中如果有人早一步報警干預的話,或許能改變這個結局。
《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是有明確規定的,毆打未成年人是屬于一個違法行為,不管是怎么樣的一個錯誤,也不應該進行暴力毆打。
如果你是這個小孩的鄰居,你會去報警干預嗎?對于這個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信息綜合自:
青島9歲男童被父親毆打致死案件通報
武術教練虐童案判決
兒童逆商教育研究
家庭暴力法律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