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來自巴基斯坦的4歲女孩艾莎(化名)經過4個多月的治療后,擺脫輸血依賴,回歸正常生活。據悉,艾莎是首位受益于中國遠傳基因編輯治療技術的外籍兒童患者。為其實施治療的,是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以下簡稱“復旦兒科醫院”)血液科翟曉文教授團隊。
醫生們祝福艾莎順利出院。復旦兒科供圖
艾莎患有重型β-地中海貧血癥,需要定期輸血才能存活,今年1月8日飛抵上海求醫。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也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疾病,在2023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聯合制定的《第二批罕見病目錄》中,地中海貧血(重型)被收錄。作為最常見的血液系統遺傳罕見病之一,地中海貧血廣泛流行于地中海盆地、中東、非洲、亞洲次大陸和東南亞,我國廣西、廣東、海南、湖南、江西、云南等南方地區是地中海貧血高發區。
治療團隊通過采集艾莎的自體造血干細胞,利用上海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高精準變形式堿基編輯器tBE(transformer Base Editor),對艾莎自體造血干細胞中的HBG1/2啟動子區域進行精準堿基編輯,模擬健康人群中天然存在的有益堿基突變,重新激活γ-珠蛋白的表達,重建血紅蛋白的攜氧功能,再將編輯后的造血干細胞回輸至艾莎體內,使其自身血紅蛋白濃度達到健康人水平,從而徹底擺脫輸血依賴。
艾莎在復旦兒科接受治療。復旦兒科供圖
翟曉文介紹,艾莎的成功治療,有助于快速推進中國原創基因編輯技術的臨床轉化,為全球罹患嚴重疾病的患者帶來“一次治療,終身治愈”的希望。
據了解,復旦兒科醫院于2016年成立兒童罕見病干細胞移植治療MDT團隊,整合了罕見病診治相關的臨床、醫技和職能部門專家,聚焦兒童難治性罕見病的干細胞移植診治。在2023年啟動的正序生物CS-101臨床研究中,復旦兒科首位接受堿基編輯治療的重型β-地貧患兒,已脫離輸血依賴近18個月。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