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記者從市公安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上海警方已抓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2400余名。目前,上海電信網絡詐騙發案前3位的分別是虛假投資理財詐騙、冒充客服詐騙和虛假購物詐騙。
要挽回損失,提供涉詐銀行賬戶信息很關鍵
面對層出不窮的電信詐騙手段,今年以來,上海反詐中心累計成功止付1000余次,直接挽回被騙資金3900余萬元。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二支隊民警楊牒舒飛從事反詐工作已有8年,他帶領值班組累計勸阻潛在被害人7000余人次,直接挽回被騙群眾損失超過1億元。
如果發現自己被騙了,怎么辦?該怎么做,才能為“止付挽損”換來最大的可能性?發布會上,楊牒舒飛帶來四點建議:
一,停止轉賬,與詐騙分子斷聯。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給對方轉賬,并立刻掛斷電話、停止共享屏幕、退出可疑群聊,切斷與詐騙分子的所有聯系。如果詐騙分子威脅“不配合就影響征信”,請不要相信,這都是詐騙分子的話術。
二,以最快速度撥打110報警。警方會對相關賬戶進行緊急止付,及時攔截,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
三,梳理收集相關證據。確保向警方提供準確、完整的涉詐銀行卡號以及詐騙分子的賬戶姓名,方便盡快攔截被騙資金。請注意,緊急止付的關鍵,就在于警方第一時間掌握涉詐銀行賬戶信息,方便逐級查詢、止付、凍結全量下級涉詐賬戶。同時,市民要保留好與騙子的通聯記錄,比如涉詐電話號碼、聊天記錄,以及涉詐網站APP等線索,然后盡快前往就近的派出所報案,為后續案件偵辦提供方向。
四,及時掛失銀行卡。如果有向騙子提供銀行卡密碼、驗證碼,或者出現“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錢就沒了”的情況,要第一時間聯系銀行掛失銀行卡,避免詐騙分子通過后臺操作繼續轉賬,遭受更大損失。如果說不清轉賬情況的,也不要著急,請根據警方接線員的問題進行回答,或者讓身邊的家人朋友幫忙梳理轉賬情況。千萬不要與詐騙分子繼續聯系,更不要對詐騙分子所謂的“返現”抱有幻想。
虛假投資理財,這4種手法要警惕
在上海發案最多的是虛假投資理財詐騙,警方介紹,以下4種手法比較突出:
一是仿冒正規平臺。詐騙分子制作虛假APP或網站后,利用社交群、短視頻平臺發布虛假下載鏈接,誘導受害人進入山寨平臺投資。
二是建立情感信任。詐騙分子在婚戀網站、社交APP偽裝成功人士,以戀愛交友為由,與受害人建立戀愛關系后誘導投資虛假項目。
三是小額返利誘導。詐騙分子虛構短期投資項目,引誘受害人投資,初期小額返利獲取信任后,誘導加大投入后續卷款消失。
四是保本高息誘騙。以“穩賺不賠”“高年化收益”為噱頭,虛構債券、股票、貴金屬等投資概念,通過虛假宣傳吸引受害人。這類詐騙常承諾年化收益率超過20%,遠超正常水平。
冒充客服要求“共享屏幕”?千萬別信!
冒充客服詐騙,在老年群體中持續多發,受害人平均年齡超過60歲。
詐騙分子會冒充電商平臺物流或客服,謊稱商品質量問題或快遞丟失,誘導受害人下載會議軟件開啟共享屏幕,以退款理賠為由實施詐騙。詐騙分子通過偽造理賠鏈接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還會以賬戶管理為由實施詐騙。詐騙分子聲稱誤將用戶升級為VIP會員,以“自動扣費”等理由,誘導受害人共享屏幕,支付手續費。事實上,詐騙分子會通過屏幕共享功能獲取受害人銀行賬號、短信驗證碼等信息后,再進行操作轉賬。
比如,五一期間,市民甘女士報警說,有人打電話稱她開通了“抖音會員”,每月會自動扣費,如果不想扣費,可以在客服的指導下取消會員。在對方一步步誘導下,在不到2小時里,甘女士已陸續進行了5次大額轉賬。警方判斷,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抖音客服的詐騙案件,成功為甘女士攔截了77萬余元被騙錢款。
上周,市民張女士也遭遇了類似的詐騙。詐騙分子通過屏幕共享,查看張女士手機中收到的驗證碼進行轉賬操作,張女士收到銀行卡扣款30萬元信息時,才感覺到問題。張女士報警后,通過警銀合作,這30萬元在5分鐘內就全額攔住。
來源 | 新民晚報
作者 | 楊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