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一箭四雕
一直以為藏海答應修繕皇陵,并且給太后陪葬,是為了殺掉楊真。
沒想到藏海這一舉動,一箭四雕,直接給我看得血脈飆升。
藏海在皇陵段龍石口,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說楊真才是真正適合殉葬之人。
楊真自然不愿,但架不住莊蘆隱對他的軟硬兼施。當楊真進入皇陵,段龍石果真落下,楊真想出去,但莊蘆隱并不讓。
楊真在皇陵里面,不斷地用之前為莊蘆隱做的臟事情威脅莊蘆隱,最后被瞿蛟一箭射殺,當場送命。
楊真之死,此乃一雕。
本來以為看到這里,藏海復仇就告一段落了,沒想到高潮迭起,高潮一浪接著一浪。
在回去的車上,藏海和莊蘆隱坐在車內,莊蘆隱的本意就是想殺了藏海,畢竟這件事不僅讓他失了一員大將,更是差點在文武百官面前丟了臉面。
但藏海卻不急不躁,徐徐道來,說出了自己想為莊蘆隱繼續效命的愿望。甚至還來了一攻心計,陷害了瞿蛟。
今日瞿大人,不等侯爺下令,便擅自射殺楊真。縱然是為了侯爺著想,但也是失了分寸。
瞿蛟本身就跟楊真走得近,楊真多次暗示莊蘆隱一些事情,甚至設計陷害藏海。這些莊蘆隱都看在眼中,他們仗著莊蘆隱的勢力,鏟除自己的異己。
楊真如此,瞿蛟免不了也是如此。
莊蘆隱原本是不信的,但沒想到瞿蛟直接把車停到了后門,還說在這里處理藏海方便。
莊蘆隱何時說要處理藏海,瞿蛟覺得自己懂侯爺,替侯爺著想,殊不知正中藏海陷阱。
一直疑慮過甚的莊蘆隱,自然覺得瞿蛟不可再留。再加上瞿蛟本就會武,這么多年一直在自己身邊,熟悉自己。
而莊蘆隱雖為武將,但多年不行軍打仗,一旦瞿蛟對自己動手,莊蘆隱反攻為勝的幾率太小。
果然,藏海第二天就知道了瞿蛟暴斃的消息,莊蘆隱還是動手了。
瞿蛟之死,此乃二雕。
現在,莊蘆隱身邊的原本三大助手,鏟除了兩個,剩下最弱的儲懷明。
儲懷明本是藏海父親的手下,因為背信棄義,投靠莊蘆隱才得以提升。
他的能力本就平平,而今藏海也會堪輿之術,比儲懷明厲害不少。
莊蘆隱自然也看不上儲懷明,此乃三雕。
藏海在皇陵一事,一戰成名。不久就被枕樓的老板香暗荼看上,隨后香暗荼就找來藏海,說想收藏海入自己的麾下,讓藏海為自己效力。
但藏海卻直接拒絕了,即便拒絕了。藏海以后還是能夠跟香暗荼搭上線的,畢竟誰都喜歡跟強大的人合作,這樣才有利可圖。
與香暗荼和枕樓合作,此乃四雕。
好一個一箭四雕,藏海也太牛了,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而今殺了么的清單,一下子就完成了兩個,相信下一個就是儲懷明了。
慧劍真面目曝光!
《藏海傳》真是每一個小人物都不白來,就連只露過幾次面的慧劍,也是隱藏人物。
慧劍是藏海一開始進入侯府認識的人,他告訴了藏海在舍人府的規矩,還說了自己進來舍人府兩年了。
但后續慧劍把藏海綁來了,還揚言說要把藏海的臉卸下來,安在自己的身上。
慧劍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因為他想要藏海的身份,以便能夠進入侯府。自從莊蘆隱決定把藏海放在心腹位置上,就遣散了舍人府,慧劍自然就被侯府驅逐。
但慧劍肯定有需要在侯府做的事情,所以他想利用藏海的身份再次進入侯府。
許多網友都說,慧劍就是藏海小時候的玩伴觀風。當年觀風被師娘罰去上山砍柴2日,下山后肯定看見了被滅門的家。
為了能夠復仇,觀風化身慧劍,來到侯府尋找機會。
不管慧劍到底是不是觀風,但他和藏海肯定是同樣復仇的心態,必定會成為藏海的一大助力。
4大幫手浮出水面
現在藏海有新的4大幫手。
第一、慧劍。前文我們說慧劍可能是觀風師兄,如果是那藏海必定有一個得力助手。如果不是,那兩個人只要利益達成一致,就可以互惠互利。
第二、香暗荼。香暗荼經營著枕樓,枕樓雖然是吃喝玩樂的地方,但很多達官貴人都去,自然會形成情報網。
現在香暗荼有意拉攏藏海,雖然現在他們還沒有合作,從他們對待小枝的態度來看,他們的三觀是一致的。
第三、石一平。文官之首,禮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為官謹慎持重,算是朝中清流之首。
第四、趙秉文。戶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內閣次輔,為官孤傲清高。
石一平和趙秉文,都是在皇陵的時候,姬群告訴藏海的。他們倆都是文官,還十分清流,自然與霸道貪腐的武官之首莊蘆隱呈對立之勢。
目前,藏海還與他們無法連接,但隨著藏海的官職越來越大,想必之后肯定有對手戲。
而他們想肅清朝野不好風氣的心是一致的,之后必定成為藏海的官場幫手。
《藏海傳》的細節真是越扒越有,劇情真是一波三折、錯綜復雜,卻十分扣人心弦,令人贊嘆不已。
期待藏海下一個殺了么訂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