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央視一套黃金檔《護寶尋蹤》播出,首播收視率輕松破1。
不愧是央視都看好的年代涉案劇,不知道打臉了多少內娛流水線年代劇。
劇情開始,2002年正月初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當地居民舉辦的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社火”,只見一個偌大的廣場里,擠滿了大大小小的人。
他們有的在表演活動,有的在旁邊看戲,好一幅熱鬧的景象。
而廣場的后面,是實景拍攝的小土坡,坡上長著稀松平常的各種植物,一眼看上去,給人一種真實自然的感覺。
除了場景,劇中的服化道也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劇中看廣場上跳舞的人,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方言,都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就像是我們自己來到了活動現場一樣。
對比現在各種在棚子里拍攝,一眼“假山假景假臉”的影視作品,《護寶尋蹤》像一股“清流”,流到了觀眾的心坎上。
而且《護寶尋蹤》也緊扣劇名,開局就把“文物保護”這一主線給抬了上來。
這邊“社火”民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辦著,另一邊的幾個盜墓團伙,正在后山上準備炸藥,等活動上一放鞭炮,他們也按下了炸藥的開關。
至于他們為啥要選擇在這一天動手,當然是為了掩人耳目,畢竟炸藥和著鞭炮一起放,才不被其他人注意。
再加上要舉辦社火這樣的大型活動,也基本上沒人會在這個時間點上山。
從盜墓團伙嫻熟的作案手法來看,已經不是第一次干這樣的事情了。
等到了晚上,盜墓團伙趁著夜色的掩護,打著手電筒就深入白天炸毀的盜洞里,準備干一票大的。
沒想到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不少人的聲音,盜墓團伙以為是“文保”的人來了,于是趕緊把下洞的人拉了上來,溜之大吉。
然而等盜墓團伙的人走后,來的兩人卻從剛才盜墓團伙炸毀的盜洞里,鉆進去了,隨后成功從古墓中盜出了黑陶俑。
好一招“賊喊做賊”、“黑吃黑”!
鏡頭一轉,時間來到2002年10月,一場國外的藝術品拍賣會上,竟然出現了6個西漢時期的黑陶俑。
定睛一看,這些黑陶俑不就是社火節當天,被另外兩個“賊喊捉賊”的盜墓團伙,盜走的黑陶俑嗎?
當然,拍賣會的負責人肯定不會就這么承認,這6個黑陶俑是非法被盜的,于是他要求我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拿出證據,證明這些黑陶俑來自中國、來自秦川、來自西漢。
事情緊急,而這時候考古基地的專家教授卻前往學術研討會了,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20分鐘。
好在這時候男主方堃(白宇帆飾)頂著壓力站就出來,他雖然只是考古基地的實習生,但“初生牛犢不怕虎”,而且他已經得到了老師的肯定,而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文物工作人員只能相信他了。
事實證明,方堃三人并沒有讓人失望,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查閱資料和所學的知識,回答了拍賣會負責人提出的三個問題,并且打印成了資料傳了過去。
拍賣會負責人看著“鐵證如山”的材料證據,只能叫停拍賣會,停止拍賣這6個黑陶俑。
隨著劇情的深入,《護寶尋蹤》把主線放在了警方、盜墓者以及考古工作人員這三條線。
富大龍飾演的市公安局文物緝查隊隊長齊大昌,看起來皮膚黝黑,一看就是實干派隊長,這也讓我們看到,追回文物以及文物保護的不容易。
辛柏青飾7演的穆見暉,戴著個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沒想到卻是隱藏得最深的那個人。
表面上裝作對“黑陶俑被截胡”一事毫不知情,還讓大家吃“土”以示懲戒,但轉頭就和華南王做起了交易。
特意去看了這部劇的導演,沒想到是惠楷棟,這位導演曾經執導的刑偵劇《我是刑警》,在當時就是好評一片。
而《我是刑警》之所以好評一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該劇真實得讓人入戲。
終于明白《護寶尋蹤》為啥看起來這么好看了,因為無論是從場景到服飾再到劇中的各種道具,都和《我是刑警》一樣,讓人好像回到了那個年代。
老木門、舊盆栽,還有各種充滿了年代感的大衣,再加上央視出品的品質保證,真的很推薦劇荒的朋友,去看一看。
不知道大家覺得怎么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