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美方達成重要協議,英方作出反常舉動,居然急著和中方解釋情況,難道是察覺到什么了嗎?
(美英達成貿易協議)
最近,美國和英國達成了一項重大貿易協議,簽署背景是上個月,特朗普揮舞著他慣用的“關稅大棒”,宣布對多國商品征收所謂“對等關稅”,把全球貿易市場搞得風聲鶴唳。
然而,在這場關稅風暴中,英國似乎是個幸運兒,受影響相對較輕,英國被豁免的是部分懲罰性稅率。但即便如此,為了保住自家鋼鋁和汽車產業的飯碗,英國顯然還需要做出一些妥協。
所以,這就有了美英談判并簽署協議。在這份協議中,美國撤回了部分領域的關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系列苛刻要求。美國設置了嚴格的“安全”條款,對英國戰略領域下了指導書。英國企業要想享受關稅豁免,就必須遵循美國在供應鏈安全和生產設施所有權方面的指令。
盡管從表面上看,美方的這一要求,適用于任何一個除了美英之外的第三國,但根據英方官員的說法,最主要的目標還是中國。
(美英協議暗含針對中方條款?)
很快,中方就針對該協議強調了一個原則,國家間合作不應違背或損害第三方的利益,這也是之前我們反復提及的。另外,中國駐英大使館也迅速對此事發聲,要求英國給個說法。
那英方回應了嗎?確實是很快就做出解釋稱,這一協議符合自身安全利益,并強調不會破壞與第三國的經濟往來。
分析此事,基本可以理清的脈絡是,英國確實是對美國妥協,才換來了美英貿易協議的達成,至于具體的讓步是什么,除了英方主動取消一些稅款,很可能還包括美方在該協議中夾帶私貨,要求英國針對中方。
面對這一情況,英方很可能不得不答應了特朗普政府,只不過又不敢將“針對中國”公開化。但是,由于中方知曉了相關情況,并且還做出回應,英方此時就不得不對中方進行解釋了。
英方這樣做,估計也是看局勢變化,一方面,之所以答應美方的要求,最主要是為了穩住美國。另一方面,如果中方反對,則可以立刻改口,否認有針對中國之意。
(年初英國財政大臣訪華,意在積極推進與華合作)
其實英方這樣做,并不奇怪。雖說美方對英施壓,但英國同樣需要中方的幫助。具體表現在5個方面。
第一,金融與資本市場合作,英國希望鞏固自己作為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中國已宣布在倫敦發行首只海外主權綠色債券,并推動“滬倫通”擴容,增強資本市場互聯互通。
英國尋求擴大對華金融出口,包括資產管理、保險和養老金業務,中英近期在打擊非法融資、可持續金融等領域達成合作共識。
第二,經貿與投資提振經濟,英國計劃未來五年通過中國市場增加牛肉、威士忌等農產品出口,預計創造6億英鎊經濟價值。英國汽車制造商也依賴中國市場,需中方放寬市場準入以維持其全球競爭力。
第三,綠色經濟與氣候合作。英國希望引入中國光伏、風電技術,推動本土綠色轉型。中英在氣候融資、碳市場規則協調等領域已簽署合作協議。中國在倫敦發行綠色債券,支持英國環境項目,助力其實現碳中和目標。
(英國對華依賴也很嚴重)
第四,基礎設施與區域振興。英國希望借鑒中方“一帶一路”經驗,吸引中方投資交通、能源等基建項目。
最后,提升多邊治理與國際話語權。英國需要中國支持其在世界銀行、IMF等機構中的影響力,并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對抗美國單邊主義沖擊。
不難看出,英國經濟復蘇的壓力,似乎能與中國的市場、技術優勢形成互補,若雙方能管控分歧,務實合作有望成為穩定關系的“壓艙石”。因此,這次英方先把美國晾在一邊,急于和中方進行解釋,不是沒有道理。更何況,中美談判過后,已經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中方硬剛美國的效果,英方若是不想繼續活在美方的壓力之下,那就最好盡快做出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