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軍高調秀了一波"陸劍II"防空導彈試射,三發全中無人機靶標,看起來挺唬人。這套本土研發的移動防空系統確實能補上臺軍防御短板,但仔細扒開家底——全島只有6套發射單元、246枚導彈,在中國大陸數千架戰機導彈面前,這點裝備就像拿滋水槍對抗消防車。
更扎心的是,美國軍事專家直接潑冷水:這些花里胡哨的防空系統根本擋不住解放軍的鋼鐵洪流,頂多拖延幾天時間。
現在臺當局思路還停留在傳統"硬碰硬"階段,簡直是刻舟求劍。看看烏克蘭戰場就明白,無人機和標槍導彈才是現代戰爭性價比之王。
客觀講,臺軍與其把有限軍費砸在幾套中看不中用的防空系統上,不如瘋狂爆兵無人機——既能當空中偵察眼線,又能搞自殺式襲擊,成本還不到導彈十分之一。
說到根本問題,臺灣那些美制愛國者導彈就像買奢侈品——看著氣派,真打起來零件壞了都沒處修。大陸要搞海上封鎖,臺灣港口被卡死,西方武器根本運不進來。現在才想起來搞武器本土化?
晚了!看看被芯片斷供就知道,產業鏈不是臨時抱佛腳能搞定的。臺軍還吹噓陸劍II用本土零部件,但雷達芯片怕是連28納米都造不出來,真開戰怕是連無人機都盯不準。
最要命的是臺灣還做著"美軍會來救"的白日夢。俄烏戰爭早把西方底褲扒光了——美國連自家坦克都舍不得給烏克蘭,會為臺灣和大陸拼命?
日本自衛隊那幾艘軍艦還不夠東風導彈塞牙縫。等不來外援的臺灣,最終還得靠"地道戰"那套老辦法:把城市變成迷宮,讓解放軍陷在巷戰泥潭里。但看看臺軍現在還在搞正步訓練,民眾連防空洞位置都不知道,真打起來怕是比阿富汗政府軍潰得還快。
其實大陸對臺策略早從"閃電戰"升級成"溫水煮青蛙"了。圍島軍演、ECFA制裁、挖空邦交國,每招都打在臺灣經濟命脈上。
等臺積電工程師跑光、外資撤完,不用登陸臺灣自己就垮了。到時候那些天價買的防空導彈,估計連油錢都付不起,只能當廢鐵賣掉。現在臺灣最該囤的不是導彈,而是發電機和罐頭——畢竟現代戰爭比的是誰斷電斷網后撐得更久。
殲-20數量超過臺軍所有三代機總和,臺當局與其表演導彈打靶,不如想想怎么避免成為歷史罪人。畢竟再好的防空系統也防不住民心向背,14億人統一的意志才是真正的"鋼鐵長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