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福建某海域,我軍舉行水陸兩棲演習,多型兩棲裝甲車成群結隊入海,在目標海域進行海上駕駛訓練。
兩棲作戰中,負責搶灘登陸的,正是“先頭部隊”兩棲裝甲車,我們的此次演練,目的明確,就是為可能發生的未來登陸作戰做預演。
可笑的是,我們一步步準備圍島了,賴清德還在自己上臺一周年的演講上,喊話大陸,希望與大陸“交流合作”,進行所謂的“談判協商”。
現在知道怕了,賴清德這個“鐵桿臺獨”,不敢再像以前挑釁大陸,希望緩和關系了,但這仍難掩其“臺獨”本質。
5月20日,賴清德在他上臺一周年紀念日的演說中,談到了不少內容,最大的變化就是一改往日的強硬態度,罕見地少有提及兩岸關系。
而在被媒體問及兩岸關系的問題時,賴清德低調表示,只要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臺灣很樂意與大陸進行交流合作,希望通過對話來取代對抗。
對于賴清德的這一表態,當天下午,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作出回應,賴清德之流一邊堅持“臺獨”立場,挑動兩岸對立對抗;一邊又假惺惺地宣稱愿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與大陸進行交流合作。
這種兩面手法,我們早就看透了。
賴清德的此番言論是他的真實想法嗎?恐怕不是,他之所以想要與大陸緩和關系,不過是說給那些恐慌戰爭的臺灣民眾聽的。
絕大部分臺灣民眾對于兩岸可能爆發的沖突,是持反對態度的。
這種態度反映到了數據上,據臺媒報道,《鏡新聞》于5月21日公布的5月政經民調結果顯示:賴清德就職滿一周年,有44.7%的民眾表示滿意,42.2%的民眾表示不滿意。
相比于上個月的數據,滿意度下降了4.6%,不滿意度上升了4.4%。由此也可看出,賴清德及“臺獨”勢力,在臺灣實際上并不廣得民心。
而資本主義所謂的“民主”弊病就在于此,它的本質就是“每隔幾年決定一次由統治階級中的什么人在議會里鎮壓人民、壓迫人民”。
這一本質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即使是把民主吹得天花亂墜的美西方,人民也只能用選票在那些政客當中選擇在未來幾年由誰來統治他們,而不可能真正的決定國家事務。
尤其是西方引以為傲的“一人一票”,其結果,往往變成金錢選舉。
只要拿到多數選票的候選人就能獲選,其背后的政治資本也最為雄厚,花費的競選資金也最多。剩下那些持有不同意見的選民,他們的意見就被直接無視了。
賴清德就是個例子,他在競選活動中只需要抓牢自己的固定票倉,在輿論攻勢下,就能以多數優勢上臺,可他的“臺獨”本質,卻根本代表不了廣大臺灣民眾的真實想法,只會將臺灣引入歧途。
有意思的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兩岸開啟談判協商的問題,賴清德拿大小公司來作比喻,稱大陸是大公司,臺灣是小公司,如果大陸要并購臺灣,就要由大陸提條件,而不是讓臺灣提條件。
這一荒謬的言論,暴露出賴清德之流腦子里頑固的“臺獨”思想。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明確表示,“不管臺灣地區領導人講什么、怎么講,都改表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
兩岸統一不是什么所謂的“大公司并購小公司”。可笑的賴清德還在期待著大陸給臺灣提出“優渥條件”,然后挑三揀四地討價還價。
兩岸統一,不是大陸和臺灣“兩家公司做生意”。賴清德的言論,就是用“公司并購”論來為“兩國論”辯護,是“新兩國論”的翻版,其實質還是打著“兩岸互不隸屬”的“臺獨”想法。
大陸和臺灣本就是一體的,不可分割。我們與臺灣談兩岸問題,一直都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與臺灣展開對話,絕不可能接受“兩國論”。
面對賴清德這番經過精心修飾的“臺獨”言論,我們用實際行動予以回擊。
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在閩南某海域,進行兩棲演習。這次演習,我軍出動05式兩棲裝甲車,在目標海域進行了海上駕駛和登陸訓練。
要知道,第73集團軍駐扎在福建,是我軍對臺作戰的最前線部隊,也是我們對臺作戰的“尖刀”力量。
兩岸和平的統一是廣大中國人民所期望,可如果臺灣方面執迷不悟,一心想要“以武拒統”、“倚外謀獨”,用一拖再拖的方法來消磨大陸和平統一的耐心和誠意,那么等待它的,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