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紅河5月21日電 題:云南元陽:文旅融合梯田變“金田”
作者 陸希成
“以前村里收入低,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F在不同了,我們守護的綠水青山變成了發展資源,游客多了、業態豐富了,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在昆明工作一段時間后,23歲的高花選擇返鄉,如今是阿者科村集體旅游公司的一名導游,每天向游客講述哈尼族蘑菇房、梯田文化和村落傳統生活的變遷。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的阿者科村,感受到哈尼梯田的獨特魅力,看到當地文旅融合帶來的欣欣向榮。
阿者科村坐落于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核心區,常年云霧繚繞,被譽為“云上梯田人家”。村內完整保留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構”的生態環境,哈尼族特有的“蘑菇屋”圍簇著一條百年石道,將村落與梯田、外界相連。
圖為航拍阿者科村。紅河州融媒體中心 供圖
然而,在2018年之前,這顆生態遺珠正逐漸失去光彩。元陽縣新街鎮黨委書記魏義文告訴記者,“2018年以前,整個阿者科村空心化嚴重,人均收入較低?!比逡话胍陨系膭趧恿ν獬龃蚬ぃ萏锔N缺乏勞動力,部分水田開始被改旱或棄耕,梯田景觀遺產面臨可持續危機。同時,村民打工歸來后選擇推翻傳統民居蓋起鋼筋水泥房,導致當地哈尼族特色傳統民居蘑菇房面臨保護難題。
為改變這一狀況,當地政府與中山大學專家團隊等共同策劃實施“阿者科計劃”。魏義文介紹,該計劃通過在阿者科村成立內源式村集體公司,有序開展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工作。計劃明確“不租不售、不破壞傳統、不引入外來資本、不破壞傳統生產方式”四條底線,并建立了傳統民居40%、梯田保護30%、居住20%、戶籍10%的旅游收入分紅體系,將生態保護、文化傳承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阿者科計劃”實施以來,成效顯著。據統計,從2019年至今,阿者科村共接待游客25余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54余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18年的7000余元增長到2024年的24000余元。2024年,阿者科村入選聯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成為中國鄉村振興的國際名片之一。
圖為阿者科村一隅。紅河州融媒體中心 供圖
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加,村里的生產生活方式也隨之轉變。魏義文回憶,“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茅草屋,村民主要依靠種植紅米、玉米等農作物生活?!比缃瘢寮w經濟蓬勃發展,村民在保持傳統農業的同時,開始經營文創產品、農家樂、民宿和小賣鋪等。傳統農業與旅游業實現了良性互動,村民自產的農產品通過直銷模式供應游客和周邊餐飲店,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作為返鄉青年之一,高花對家鄉的變化感觸頗深。“以前村里年輕人都認為只有去大城市才能有出路,如今家鄉的巨變讓我們有了更多選擇。”她告訴記者,如今身邊已有三十余名年輕人選擇返鄉就業創業,在民宿管理、餐飲經營和傳統手工藝開發等領域各展所長。
阿者科村是元陽縣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元陽縣人民政府縣長慕明軍表示,下一步,元陽縣將充分發揮立體氣候和人文環境優勢,利用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這張名片,打造“河谷—半山—遺產區”立體布局的旅居系列產品。通過開發多元旅居業態、創新特色產業培育以及強化區域聯動,進一步提升梯田文化內涵,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