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長得慢,多半是輔食加錯了,家長早了解,避免走進誤區(qū)!
有了孩子之后,家長那是成天操心,特別害怕孩子長得慢,常常對孩子說:“多吃點。”就好像多吃就能長得快。但實際上,有的孩子每頓飯都吃不少,可就是長得慢,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其實孩子長得慢,多數(shù)是輔食加錯了,家長得早點明白,可別走進誤區(qū)!添加輔食雖然只是個過渡的階段,但對孩子的影響可大了,可別不當回事。默默都六歲了,每次吃面條的時候,幾乎看不到他咀嚼,老是一邊往嘴里塞一邊咽,塞完了,嘴里也就空了。
不光這樣,吃硬點的食物時,默默會習慣性地不肯吃,就算逼著吃,也是隨便嚼幾下,能咽就咽,咽不下去就吐出來不吃。
因為怕默默吃飯?zhí)M勁,媽媽總是習慣性地順著他,做飯的時候故意做得軟一些好嚼一些。現(xiàn)在默默明顯比同齡人矮一點,還老是生病。默默這種情況,在現(xiàn)實中其實挺常見的,家長可得小心了。要是不想孩子長得慢、體質差,在添加輔食的時候就得多多上心。
為啥這么講呢?
有些家長讓孩子一直吃泥糊狀的食物,能吃到一兩歲。要么是家長犯懶,覺著泥糊狀的輔食好做;要么是家長擔心孩子不會嚼,覺著吃泥糊狀的輔食更妥當。
不管是因為啥,這么干可都是大錯特錯的。要是一直讓孩子吃泥糊狀的食物,孩子就會養(yǎng)成習慣。等讓孩子吃比較硬的食物時,孩子就會抵觸。在這種狀況下,孩子不好好吃飯,就會影響長身體。
還有些家長就知道一味地順著孩子,老是把食物做得特別精細。就像孩子五歲了吃玉米,要么打成玉米糊讓孩子喝,要么剝成小粒給孩子吃,反正從來沒讓孩子啃過玉米。再比如說孩子六歲了,炒肉老是切成碎末,稍微大一點的肉片孩子半天都嚼不爛。
老是這么吃,孩子的咀嚼能力就會特別差,能吃的食物也特別少,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咋能長得好呢。上面這兩種情況是好多家長容易掉進去的坑,看著好像是對孩子好,實際上卻是把孩子給害了。
建議家長們,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可別瞎弄,最好能依照下面這些規(guī)律來。孩子六個月的時候,給添加那種強化鐵的米粉,先從稀的慢慢變成稠的,讓孩子慢慢適應吃米糊。
孩子七個月的時候,要是已經(jīng)適應米糊了,那就可以增加別的輔食,像肉泥、南瓜泥啥的,剛開始得做得特別細膩,不能有顆粒的感覺,后面再慢慢增加顆粒感。
要是還沒適應米糊,那就接著添加米糊。孩子八個月的時候,要是泥狀食物適應得特別好,那就可以改變輔食的狀態(tài),開始添加末狀食物,也能添加米粥、蔬菜粥,多煮一會兒,做得軟乎點。
孩子九個月的時候,能做成比較稠的粥,還能做軟乎的面條,搭配各種各樣的蔬菜,做出不同的味道。孩子十個月的時候,可以做軟和的米飯,搭配蔬菜做出不同的味道。
孩子十一個月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吃顆粒稍微大一點的食物,比如把蒸熟的胡蘿卜切成跟黃豆差不多大的丁,讓孩子鍛煉鍛煉咀嚼。孩子一歲的時候,食物的形狀再大一些,接著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要注意食物得盡量軟乎點,可別搞錯啦。
等孩子一歲以后,慢慢地把食物的形狀變大,食物的硬度也增加。按照這樣的方式添加輔食,孩子的咀嚼能力就會變得越來越棒,就能吃得香長得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