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創新課堂教學模式,5月12至16日,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中學校(簡稱:遂寧一中)舉行2025年“書臺春曉”教研節活動。
本次教研節活動以“AI賦能教學 創新驅動未來”為主題,通過科技展、教學大比武、班主任主題班會課和專家講座,探索AI技術賦能課堂教學的有效路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學校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科創閃耀教研節,學生逐夢向未來
“太酷了!我也想親手操控無人機探索世界!”“原來我們學校獲得了這么多的科創榮譽!”......5月12日上午,遂寧一中高中校區內熱鬧非凡,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創宣傳活動拉開了此次教研節的序幕。
學生觀看科創宣傳展板
活動現場,同學們或駐足在圖文并茂的展板前,認真閱讀學校科創發展歷程、成果展示等內容,深入了解校園科創文化;或圍聚無人機飛行展示區域,目光緊緊追隨空中靈活穿梭的無人機,驚嘆于科技帶來的奇妙體驗。
學生觀看無人機飛行
5月13日上午,科技展熱潮延續至初中校區多功能廳外,再次點燃同學們的探索熱情,讓更多學子在互動體驗中感受科技魅力,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創新的種子。
教學擂臺展風采,AI賦能顯匠心
4月7日至4月18日,遂寧一中在各教研組內進行了教學大比武預賽,涵蓋了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美術、音樂、體育學科,最終33名教師從預賽中脫穎而出參加決賽。
王紫琰教師執教《重組DNA技術的基本工具》
廖旺教師執教《變化率問題》
童虹茜教師執教《選修一1.2動量定理》
比賽期間,各學科教師精心準備,呈現了一堂堂精彩紛呈的課堂。有的語文教師借助AI輔助文本,帶領學生深度解讀經典;有的地理教師將AI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讓抽象知識具象化;有的物理教師設置趣味實驗,激發學生探究熱情.....各學科教師立足于學科特點,研讀課標和研究教材,以AI賦能教學,為學生帶去了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
專家評委現場聽課
教學因研而深,教研因教而實。賽課結束后,進行了評課活動。專家評委們根據自己的課堂觀察,從教師的教學內容、過程、技能、創新、效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點評,既充分肯定了參賽教師在教學中的優點,也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寶貴的改進意見和建議,助力課堂提質增效。
英語學科評課現場
主題班會育新人,素養導向創特色
為深化“全面發展的人”核心素養培育,本次教研節精心設置了班主任主題班會課,以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大維度為綱,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中進行預賽選拔,最終4名教師進入決賽。她們圍繞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精心設計班會課,為學生成長賦能。
主題班會課現場
主題班會課上,張立敏教師執教的《樹立遠大理想,創造輝煌人生》,以AI情景模擬,帶學生穿越時空對話歷史先賢,感悟家國情懷,鼓勵學生們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業;趙佳雯教師以心理學“情感賬戶”理論為切入點,通過“匿名樹洞”傾聽困惑,用“十年之約”辯論賽引導學生理性看待情感與成長的關系,倡導“以自律守護青春,以奮斗沉淀價值”;楊小琴教師、尹瑤教師分別設計了“角色互換體驗劇”,讓學生化身“家長”演繹生活矛盾,通過“非暴力溝通四步法”練習,掌握傾聽與表達的技巧,搭建起了親子情感溝通橋梁。
專題講座拓視野,智慧賦能啟新程
為推動教育教學創新發展,本次教研節設置了專題講座環節,特邀學校黨委書記王代彬領航科創教育方向;人工智能領域權威專家與校內黨員骨干教師聚焦AI前沿技術,深度解析AI與教育教學的融合路徑;優秀教研員與一線教學名師解碼教學教研創新策略,助力教師提升教研能力、開拓教學視野。
5月12日,王代彬書記在科創教育專題研討會上作學術講座,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政策背景與價值影響”“構建科創教育體系的策略思考”“科創教育體系的實踐路徑”三方面內容,號召全體教師積極行動起來,將學生的興趣轉化為可量化的學術成果,為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開拓新路徑。
遂寧一中黨委書記王代彬作學術講座
在5月13日的人工智能技術講座上,四川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講師張薇,遂寧一中信息技術教師王甜恬化身智能教育領航員,以深厚的知識底蘊、豐富詳實的內容架構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為教師們帶來了前沿的Al技術知識。通過她們的講解,教師們不僅深入掌握使用DeepSeek、騰訊元寶、通義、豆包等AI工具,還收獲了將AI技術巧妙融入教育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川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講師張薇作主題講座
遂寧一中信息技術教師王甜恬作主題講座
“要上好一堂課,先要備好一堂課......”5月15日上午,四川省大英中學生物教研組組長蘇茂媚為高中生物組教師開展了一場以“高效教研,高效發展”為主題的經驗分享會。她結合自身學校情況與生物學科特點,系統介紹了大英中學生物教研組的教研實踐與成果,并著重強調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三個一”的理念,即“上好一堂課,做好一項科研,命好一套試題”,為教師們勾勒出了一條清晰且明確的發展路徑與成長方向。
四川省大英中學生物教研組組長蘇茂媚作經驗分享
5月16日上午,成都市金牛區教科院英語教研員葉華瓊圍繞“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這一主題,深入闡述了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核心內涵,結合大量教學實例,詳細講解了如何基于這一理念設計教學活動,從學習理解類活動,到應用實踐類活動,再到遷移創新類活動,逐步引導學生提升英語綜合運用能力。講座中,她還與教師們進行了互動交流,解答了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
成都市金牛區教科院英語教研員葉華瓊作主題講座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此次教研節的成功舉辦,不僅讓教師們對AI賦能教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實踐,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也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來,遂寧一中將以此為起點,持續深化構建“AI+教育”深度融合體系,以AI賦能教學,探索更多創新教學模式,書寫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