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準備了許久的俄烏談判,卻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談崩了。俄方當場提出一個“胃口大開”的要求,讓出席會談的烏克蘭代表團怒不可遏。
法新社報道稱,俄方談判團隊現場態度非常強硬且堅決,稱烏方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以及扎波羅熱四地撤軍,以上撤軍完成后,俄方才同意停火。可是要知道,有些地區,俄軍還尚未占領呢。聽到該要求的烏方代表當場就怒了,說此要求太無禮,無法接受!
隨后俄代表團表示,“那下次我方的要求將是5個地方”。看似冷笑話的問答,事后卻得到了俄代表團的證實:我們確實這么說的,不過說的并非5個而是8個。
除此之外,俄方其他的條件分別是:烏克蘭必須成為奧地利那樣的中立國家;領土上不得有殺傷性武器的存在;沖突所造成的損失不得申請賠償;承認烏東四地和克里米亞歸俄羅斯完全所有。
可以看出,這場談判中,俄羅斯屬實強勢。強勢的背后實則是戰場上的有利地位帶來的話語權。
最近幾個月,俄軍在前線穩步推進,烏軍防線屢屢告急。烏方報告中稱,參與對烏作戰的俄軍數量已達到64萬人,現階段戰術已轉為消耗戰。盡管如此,俄前線總兵力仍在不斷增長。
更關鍵的是:美援遲遲未到,歐洲也越來越“心累”。和澤連斯基在白宮大吵一架后,特朗普于2025年3月暫停了對烏克蘭的所有軍事援助(有一種說法是,烏克蘭與美國達成礦產協議后,這些軍事援助有所恢復)。澤連斯基政府內部都承認,彈藥短缺、兵員疲憊、情緒低迷,是眼下最大的問題。反觀俄軍,不但補給穩定,征兵也進入常態化,連普京都在談為“長期戰爭準備”。
所以,這時候的談判,本質上是勝者在“立條件”,敗者在“博命運”。俄方把還沒完全控制的地方都當作要求提了出來,擺明了是要對烏克蘭吃干抹凈的。
再看另一邊,聽完俄方條件的烏克蘭代表團,臉色相當難看,除了因為俄方條件確實過分,更是因為他們回去交不了差。一旦松口這四地“必須撤軍”,那基本就是承認“失去主權”。對烏政府來說,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不僅是軍事問題,更是政治自殺。
這場談判,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均沒有出席。因此這場談判,更像是一場為爭取話語權而進行的“演出”,并非是真的為了達成協議,或者是推動停火。俄方要的是:告訴西方,“我們是講條件的,但這些條件可能你們不會接受”;烏方要的是:告訴國內,“我們沒投降,是俄方獅子大開口”。談判雙方,實際上是在做姿態展示,而非真的誠心對話。
不到兩個小時談崩,表面上看是俄方的要求無禮且令人無法接受,實質上是這場歷時3年的戰爭還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盡管特朗普如何賣力為停火做吆喝,交戰雙方仍是想用戰場實力說話,而非踏踏實實坐下來談判。
談崩之后,接下來就是看誰能熬得更久。俄羅斯目前展現的態度很明確:不怕持久戰,做好了打到底的準備。無論是軍工生產、征兵系統,還是戰略目標,都透露出3個字,還能打。
反觀烏克蘭,正處于資源緊張、民心浮動的“臨界點”。戰爭進入消耗階段,對烏方極為不利。如果局勢沒有劇烈變化,這樣的態勢再拖三個月,很可能談判桌上的籌碼就不止是四個州了。
我們都知道,談判桌上講的從來不是“道理”,講的是“實力”。當俄羅斯把兵力、工業、地盤一項項擺在那,而烏克蘭卻只能把“希望西方快點援助”掛在嘴邊的時候,這場博弈的結果已經寫在臉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