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需求畫像”分類施策織密就業保障網(引題)
新建區多維發力“精準滴灌”促就業(主題)
余孔輝 洪觀新聞記者 陳明喜 文/圖
近年來,南昌市新建區積極推進“1+18+N”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創新構建“需求畫像+精準供給”服務模式,針對務工群體、新業態從業者、重點幫扶對象等實施分類服務策略,推動就業服務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學員們學習直播帶貨技巧
清晨六時,新建區工業大道旁的零工驛站已熱鬧非凡。電子屏滾動播放周邊企業用工需求,休息區坐著邊吃早餐邊等活的務工人員。“這里不僅有休息場所,每月還有兩場專項小型招聘會,找工作越來越方便。”剛找到防水補漏零工的李萬坦笑著說。
針對務工群體“馬路候工”的求職習慣,今年1月份,新建區在原有“零工之家”基礎上,將服務站點靠前,于路邊務工聚集區新設2個零工驛站。驛站配備休閑座椅和智能求職終端,就業指導專員不定期現場指導,破解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難題,讓群眾求職更舒心便捷。
在新建區就業之家的培訓教室內,50余名學員正專注學習直播帶貨技巧。“政府買單的免費培訓很實用,希望能多學電商知識實現網上就業,增加收入。”學員鄒容在筆記本上記滿運營要點。
面對數字經濟催生的新職業需求,新建區通過網絡報名和線下摸排發現,越來越多居民對電商創業興趣濃厚,渴望通過直播帶貨、網店運營等實現就業增收。為此,新建區動態調整培訓課程體系,大幅增加電子商務培訓班次。今年以來,累計開展職業培訓33期,培訓1069人,其中電商培訓12期389人。
近年來,新建區通過“1+18+N”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實現促就業精準覆蓋:區級就業之家提供職業指導、創業孵化等16項綜合服務;18個鄉鎮就業之家依托“江西就業之家平臺”定向推送崗位;N個社區就業之家通過“紅色客廳”“幸福市集”等載體開展“家門口”服務;聚焦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者、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采取群眾“點單”、政府“買單”等方式定制就業創業服務,實現人崗精準對接。
今年1月至4月,新建區已舉辦招聘會31場,提供崗位2.97萬個次,新增城鎮就業1772人。“我們將持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延伸服務觸角、創新服務模式,通過就業之家推動人社服務向基層延伸、向‘家門口’覆蓋、向重點人群拓展,提供更精準的就業創業服務。”新建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農民工工作股股長黃維明表示。
來源:南昌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